城市是历史文化的容器,容器中承载着岁月积淀的各类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奠定了城市文明的基底。近年来,无锡充分利用科技赋能、创新手段,加强文物保护,普及文化历史,让文化和自然遗产连接现代生活,让文化遗产助力时代发展,让人民大众共享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发展成果。
科技赋能,全方位解读地域史前文明
6月2日,位于无锡阖闾城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一台台摄像机把镜头对准了“探源科考舱”,一场“开启6000年盲盒”的直播考古活动引发全网关注,这也是无锡首次以直播的形式为公众普及马家浜文化。
在滨湖区胡埭新发现的马鞍遗址时间跨度长,最早达到了6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形成了文化层堆积。为了全方位解读无锡的史前文明,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从马鞍遗址整体“打包”提取了两座马家浜时期的墓葬,转移至“探源科考舱”开展实验室考古,并邀请了各领域专家运用科技手段多学科联合考古。这不仅推动了文明探源工程步入到科技考古的新阶段,更让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提升到了新高度。
“考古不是看你挖到什么,而是看你怎么挖,它不是挖宝的工作,而是科学研究,让大众能够看到整个发掘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唐锦琼表示,实验室考古可以让他们最大可能获取考古信息和实物资料,这就是它最大的意义所在。
文艺渗透,工业遗产活化利用
近年来,锡城文化场馆与公共空间持续探索新表达、新模式,以崭新的形式,活态呈现本土文化与经典艺术。
今年4月,多媒体光影芭蕾舞剧《二泉映月》在工业遗产焕新后的新地标——运河汇首演。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带领观众走进无锡民间音乐家阿炳乐观的精神世界,用足尖艺术娓娓道来一段音乐奇缘。
“第一次看到,感受比较新颖,芭蕾舞剧跟二泉映月,古运河的氛围融合在一起,感觉非常好。”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
最令人震撼的还是演出的舞台和光影效果。此次演出首次采用特殊的丝网建筑进行投影,勾勒出清名桥等无锡地标建筑以及特色民居,结合全息光影冰屏影像技术,让现场充满科技感。而运河汇以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方式,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注入更多文化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让文化艺术在此大放异彩。
校地合作,赋能文化保护与传承
厚植文化沃土,校地合作正赋能着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6月5日,无锡学院与无锡市国专历史研究会联合共建了无锡国专研究中心,将通过共同搭建学术和教学平台、组建研究和教育团队,赓续无锡国专精神,提升无锡文化软实力。
“新时代,以深入研究无锡国专的文化传统,来弘扬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无锡国专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徐忠宪告诉记者,无锡国专是无锡市一张珍贵的文化名片,其卓越的历史地位和社会文化影响力,是中国教育史上不朽的丰碑。
无锡国专研究中心将为全校学生开设国学、经学、传统文化相关通识课程,推动传统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传统中华文化研究人才,进一步推进无锡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们建设了无锡国专研究中心以后,会在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四个方面去推进合作。”无锡学院人文法政学院副院长赵岚表示,“希望能够实现校地合作典范,把无锡的城市文化精神和学术精神融合起来。”
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一个民族留存下来的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无锡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正在有机融合。今年6月10日是中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无锡将用一系列精彩活动,让文化与艺术交汇,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碰撞,进一步激活“历史文化+”的时代活力。
记者:无锡广电新闻中心 严寒 程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