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丁铁
盛世中华,何以中国?古人云:“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文化遗产一脉相承里,中华儿女读懂厚重的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的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灿若星辰的文化和自然瑰宝,在历史云烟里铭刻辉煌的过去,在时代传承下见证精彩的现在,更在历久弥新中孕育美好的未来。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经由这些瑰宝,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才能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进而理解未来中国。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文化遗产,为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中国力量,更要讲好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故事,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文化基因,折射着民族的精神特质。2002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经过20多年的工作,实证了5000多年中华文明,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脉络,提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新方案,为探索世界各地文明起源作出重要贡献。同时,我国建立了全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世界遗产总数达56项,“十四五”以来组织实施1500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孔府档案、战国楚简等6.2万件(套)馆藏珍贵文物和出土文物得到修复,文物保护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灿烂文明,应成为全民共识共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保护文化遗产、实现代际传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而全民“知”则是全民“行”的基础。这需要各地结合实际开展活动,引领公众触摸历史、增强自信。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南京展示明孝陵文物保护成果、无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泰州姜堰“天目探陶”、镇江聘任“少年文物保护官”……人们在参与中了解,在了解中热爱,文物保护思想“火种”已点燃。如何从星火燃向燎原?唯有创新表达,讲好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故事。
保护传承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方能激发文化共情。近年来,借助数字技术、“互联网+”,一些历史文化遗产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要让越来越多人,特别是青年投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表达推动中华文化融入生活、入脑入心的中国故事不可或缺。由荔枝新闻推出的双语微纪录片《非遗有新人》应时而生,讲述薪火相传的故事,炫起追寻千年文脉足迹的强劲风潮。从昆曲到新疆玛纳斯,从南通蓝印花布到景德镇手工制瓷,从江苏到全国并走向全世界,85后、90后新生代非遗传承人描摹出一幅“非遗新青年图鉴”。阅读播放量破18亿,海外覆盖人群超2000万,再向前,文化遗产保护中国故事是永远写不完的长篇。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做足文明历史研究“文章”基础上,讲好文明历史精彩“故事”,传承文明历史精神“血脉”,让“盛世中华,何以中国”的答案闪耀于中华儿女心魂,让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紧跟时代步伐,始终呈现活起来、火起来的生生不息盛景。(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