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条街一眼千年。
一片历史文化街区,一座城市的缩影。
7月5日下午至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苏州市考察时,来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
目前,江苏有国家历史文化街区5个,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56个,各有特点,活色生香。
现代快报派出多路记者探访,推出走读文脉·江苏历史文化街区系列。
第五期,文脉君将带您走进淮安河下古镇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有茶馓、蟹黄汤包、文楼涨蛋、软兜长鱼……让人食指大动。让我们一起穿越千年繁华,寻迹“世界美食之都”淮安的味蕾之源。
河下古镇历史文化街区
到了“世界美食之都”淮安,不去河下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吃美食,就相当于没去过淮安。
千年古镇河下,四面环水,美食众多,被誉为“淮扬名菜第一镇”。
爽滑不腻的文楼汤包,千锤百炼的钦工肉圆……光是长鱼席花样就有108样。
四面环水,淮扬名菜第一镇
走进河下的长街,一阵阵香气扑来,早起的河下人,正在炸制着茶馓。
茶馓历史悠久,是妇孺皆知的美食。馓以芝麻油和面,拌入精盐与绵白糖,拉成纤细油亮的韧面丝,一圈圈绕在手掌上,最后以芝麻油酥炸而成,抻成由粗细匀称、盘连有序的圆条构成环壮物放入油锅炸至棕黄色即成。这味茶馓,脆香中带有一丝细腻,佐上一壶好茶,又是美妙的一天。在许多饭店、早点铺或菜市场上,馓子也已成为常见食品,随时可以买到。
河下镇依水而建,居民伴水而居。漕运的繁华、温和湿润的气候和四面环水的优越地理位置,带来了丰富的食材资源,孕育出无数的美食,在淮扬菜系形成发展过程中打下了独有的河下烙印。
要问去河下古镇吃什么,街头巷尾可不带重样。
“文楼的汤包——吃得等不得”。
个大、皮薄、馅多的文楼蟹黄汤包和“淮饺”“汤面饺”并称为“淮点三绝”,汤鲜味美、爽滑不腻。
除了蟹黄汤包,吃货们来文楼酒店必吃的还有文楼涨蛋、长鱼席、河下篆香楼的玉兰片等。
长鱼席花样繁多,有108样。
软兜长鱼又称“软兜鳝鱼”,为江苏十大名菜之首。淮安人厚待中外宾客时,最喜欢上这道鲜嫩可口别具一格的菜,让宾客尝鲜,赞不绝口。1949年开国第一宴中的第一道热菜就是这道号称“开国第一菜”的软兜长鱼。
李家钦工肉圆、岳家茶馓、王家豆腐脑、骆家油端子……走在河下古镇,古街上售卖着许多传承着老淮安味道的市井美食。逛一路,吃一路。
“三鼎甲齐全”,全国罕见 "进士镇"
千年古镇河下人文渊薮。
“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时休。扬州千载繁华景,移至西湖嘴上头。”
明代大学士邱浚对河下古镇赞誉有加。
为什么叫河下?原来,这里紧傍古运河。和江南水乡古镇的婉约相比,河下古镇更显古朴大气,走在古镇的石板路上,浓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河下古镇面积约两平方公里,形成于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之时,已有2500多年历史。目前,河下仍完整保留着布局井然的明清街巷格局,是国家建设部、文化部确定的全国重点保护历史街区。
古末口、钓鱼台、漂母祠、石板街、古会馆……作为运河古镇,河下拥有自春秋至今的各时期、各类型的运河文化遗迹。
明清时期,淮安盐运分司及淮北批验所移驻河下,河下遂为淮北盐斤必经之地。商贾云集,街市繁荣,形成了“东襟新城、西控板闸、南带运河、北倚河北,舟车杂还,夙称要冲,沟渠外环,波流中贯,纵横衢路,东西广约五六里,南北袤约二里”的格局,原本河边小镇,成为了全国经济重镇。
运河之水不仅滋养了河下古镇,也哺育了一大批历史人物。有汉赋大家枚乘、枚皋,巾帼抗金名将梁红玉,抗倭状元沈坤,经学大学阎若璩,弹词作家邱心如,帝师宰相汪廷珍,更有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
河下还是全国罕见的“进士镇”,仅明清两朝就走出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140多名贡生,且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齐全”,有10余人在《明史》《清史》中有传。
两街一坊,如今古镇“烟火气”更浓
有文化,更有人间烟火气。
近几年,淮安按照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编制规划,实施河下古镇保护性开发,建成了 “河湖相间、两街一坊”连片景区。依托古运河和萧湖天然水景,在古镇北侧疏竣长约1300米的老市河,引运河之水经老市河和城河入萧湖,实现古镇四水环绕的水乡风貌。
一座座百年老字号,尽现千年古镇昔日的繁华……淮安区实施了河下古镇保护开发工程,先后精心修复1500米长的石板街、千年古刹闻思寺,古文楼、吴鞠通中医馆等“百年老字号”,在典雅的灯笼、店旗、牌匾映衬下,尽现千年古镇昔日的繁华和古朴。
未来,还能在河下古镇品尝到更多美食。文脉君了解到,河下古镇美食餐饮服务业正在提档升级,引进了古顺河、文创体验馆、河下老虎灶茶馆、巴厘岛茶餐厅、博里羊肉、今世缘、淮安苏食八戒文化展示体验馆、井神淮盐文化展示体验中心等新业态,全面推动河下古镇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擦亮淮安“世界美食之都”的金字招牌。
文 | 现代快报+记者 李子璇 通讯员黄洁
图 | 雅丽、王昊、朱天羽、楚韵文旅提供
视频 | 现代快报+记者 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