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推进“村能办” 群众少麻烦

  走进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清水镇文华村,张玲正忙着为群众“认证”。张玲是村便民服务站“红色代办服务队”的成员,她的日常工作,就是为村民代办各类事项。

  “嬢嬢,现在你的资格认证完成了。”拍照、录视频、上传系统,一气呵成,张玲又完成一项服务。原来,村民张仕海的母亲因高位截瘫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想申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但认证资格要到镇上去,十分不便。了解情况后,张玲主动上门服务,解了难题。张仕海连声称赞:“在家也能办证,真方便!”

  针对一些基层群众深受“办事远、跑腿累”的困扰,四川积极推动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试点,创新采取全程代办等形式,上门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帮助乡亲们排忧解难。

  群众办事,最怕“麻烦”二字;全程代办,尤需不畏繁难。基层党员、干部越是不怕麻烦,越是精心办事,群众就越能感知为民服务的力度、温度。文华村地处群山之中,过去,村民办事很不方便,“到镇上来回1个多小时,去区里花的时间更多”。倘若群众不清楚办事流程、所需材料,还要多次跑、反复跑。如今,通过全程代办、帮办,省去了不少环节,很多事项在村里、家里就能办好。基层党员、干部多上心、勤办事,群众才能少操心、早受益,更多更好享受政策红利。

  帮群众代办各类事项,关键在于推动服务事项下沉。代办,并非简单地填填表、跑跑腿,规范的办事流程和要求必不可少。在许可范围内有序下放事权,将相关行政服务事项下沉到镇、村,才能实现代办、帮办。为此,四川逐步把一些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权限赋予乡镇、下沉到村,让“村能办”成为现实。以昭化区为例,如今,残疾人护理补贴资格认证、林木采伐许可证等238项便民服务事项,已经实现了在村上办理。下放权限、优化流程,既能提高群众办事的便捷度,又能提升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很大程度上打通了基层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无论帮办还是代办,增强基层公共服务效能,重在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谋良策。张玲对记者说:“大事小情,都是老百姓心头的牵挂,我们最清楚他们的办事需求。”更好满足群众需求,完善“硬件”十分重要。比如,四川已在3230个乡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中心,超过3.5万个村社区有了便民服务室。另一方面,升级“软件”也不可或缺。比如,昭化区探索建立“村能办”便民服务平台,实施“村级初审—扫描上传—视频连线—镇区同步审批—现场打印出证”流程。通过视频沟通,能办的立即办理,确需补充资料的现场开单,暂不能办理的当面说清。只有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重点就在哪里,才能让办事不再难、办好事成常态。

  从开展“政务+乡村旅游、就业、金融”等服务,到推出农村小额取现、就诊挂号、水电气缴费等事项联办,四川多地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定能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作者为本报四川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1日 05 版)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