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启东:逐梦“高精尖”,海工业端出“满汉全席”

  沿长江岸线一路往东,走进南通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蓝天白云下,一艘艘建造中的海工装备摆开“巨人阵”。

  中集太平洋,6艘大型液化气船正分别进行调试;振华重工,两艘起重船正进入分段安装阶段;蓝岛厂区,世界最大700MW海上升压站正在进行电气联调……

  近年来,启东海工园各大船企“炼”就自身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从浅海到超深海全产业链“单打冠军”集群,端出的是“满汉全席”,应有尽有!

  布局成“网”

  “启东大船”抱团出海

  9月19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2500吨级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海峰1001”在振华启东海工正式交付。

  “这是目前国内起重能力最强、作业水深最大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 海工船舶工业园(寅阳镇)党(工)委书记黄豪杰表示。 “近年来,海工园已驶出60多个首艘首制,一跃成为江苏造船产业版图上的‘重镇’。”

  首艘首制的背后,离不开海工人的从早谋划与精心布局。2011年,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成立,打造沿江船舶工业带,集中招引了一大批船舶企业,这一举奠定了船舶产业的发展基础。但是启东海工人并未满足于此,尤其是前几年,由于世界航运业低迷,海工园也不能独善其身。但是海工人并未就此观望,而是立马部署重点精准招商,持续腾笼换凤,布局产业链 ,短短几年,实现华丽转身。今年1~8月,海工园完成规模应税销售175亿元,同比增长28.5%。

  在这10多年里,泰胜风能与蓝岛签下合作协议,成立南通泰胜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太平洋收购丰顺船舶建立西厂区;振华收购道达;中交三航接手爱德华……一轮接着一轮“合并”“重组”,让原本在岸线上的20多家零散企业逐渐形成以央企、国企为主的船舶工业带,让海工园这艘巨轮驶出浅海逐梦深蓝。

  海工企业也从原来“各自为营”生产单一的海工产品逐步形成三大重点板块:以启东中远海运、润邦海洋等为代表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以振华重工、中集太平洋等为代表的海洋特种装备船舶制造产业;以泰胜蓝岛、中交三航等为代表的能源及重型装备制造产业。

  “现有的15家重点船企中,一半以上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黄豪杰表示,最近10年,园区未新增一寸生产岸线,但工业应税销售翻了两番以上。

  产业成“链”

  左右邻即上下游

  9月26日,江苏华滋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码头上,中交三航(南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启东基地总经理林凯健在现场协调2个导管架发运事宜。“这是我们两家企业实施战略合作以来的第二个合作项目,共4个导管架,剩下的2个预计下月初完工。接下来第三个项目的合作事宜也已经谈妥。”

  中交三航与华滋能源相距千米以内。中交三航有海上风电钢结构建造、市场等优势,华滋能源拥有龙门吊、码头等资源。去年12月,左右邻两家企业一拍即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交三航订单中导管架管桩、钢圆筒、港机等配套产品由华滋负责生产。华滋能源公司总经理颜正云介绍,现在沿江岸线上好多企业间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良性发展态势,真正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当产业链上下游聚集时,产生的效果惊人。中集太平洋海工西厂区与向海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仅一墙之隔,上半年,向海重工为中集太平洋建造的两艘8200立方米LNG加注船船体分段完工交付。“这样的分工协作大大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苏飞表示,在企业定位非常清晰的当下,与其互相卷斗,不如协作共赢。目前,公司交由宏华海洋油气装备(江苏)有限公司建造的7200立方米LEG船第二艘中的几个船体分段正在全速建造中。

  黏性增强,成链成势。目前园区还借助中远海运海工、泰胜蓝岛等重点企业研发、检测等技术力量,建立海工产业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推动船企进一步抱团协作、取长补短。“以科技赋能增强船舶海工产业链的韧性,提高共同抗风浪的能力。”海工园管委会副主任、寅阳镇副镇长宋水花介绍,园区共建省级研发创新平台14个,形成4个检验检测平台,帮助企业共享资源、共解难题、共谋发展。

  集群成“势”

  园区喜见“园中园”

  9月25日,上海筑瀛船舶管件有限公司内,管业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订单。总经理钱永生表示,这批产品都是供给中集太平洋的,今年公司承接了该企业3000吨的订单量,前不久双方已将明年订单订下,订单量倍增。

  上海筑瀛公司于2020年落户大正配套产业园,主要为海工船舶做配套生产。近几年公司又与园区内华滋、宏华、中远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加工管业、风电导管架等配套产品,今年预计实现产值5000万元。 “我们之所以选择落户这个产业园,就是看中了这里的‘链’上优势。”

  大正配套产业园占地117亩,曾是一个建了四五十年的老窑厂。“沿江海工企业发展速度惊人,如何做好配套服务,一直是我们研究的课题。”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军说,经过多番论证,2019年,海工园着手打造“园中园”,将破旧不堪的老窑厂变身为海工装备配套制造基地。

  和钱永胜有同样感受,受益于“园中园”的还有启东市新创船舶配件有限公司。新创船舶的前身是一家生产家用电器设备和元件的企业。相中园区企业发展的趋势,3年前公司开始转型,瞄准园区内船舶企业需求,重点打造海工配套产品。公司负责人黄瑞飞坦言,搭乘园区里的“大船”,做配套的“小船”也能在海工船舶产业这个大市场分得一杯羹,目前企业在手订单已排至2025年底。

  目前园区内聚集了近20家配套企业,六成的企业已经正式投产,并纷纷与沿江海工企业牵手合作共赢。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