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金秋好时节,在南京乡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之景。而在南京主城,市民也能感受作物成熟、稻米收割、瓜果采摘等田园野趣。记者连日走访发现,南京主城多区以自然生态为主题,打造文旅项目、更新消费场景,让“田园”走进“都市”,市民游客足不出市区,也能沉浸式感受“丰收之美”。
无心插“梁”,意外成“网红”
秋风起,黄了稻谷,红了高粱。连日来,位于南京江心洲中新大道与风林街交叉路口处的50余亩高粱地,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市民游客慕名而来,沉醉在“都市田园”的风光里。
从南京长江五桥入岛,骑行五分钟,就能和这片红彤彤的高粱地邂逅。高粱秆高挺,叶子翠绿,朱红色的高粱穗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如同海浪一般涌动着,与岛上成片的绿茵、夹江对岸的南京眼、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秋日油画。
来自滁州的蔡佳带着孩子们,在路边停好车就直奔这片红高粱地。“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都市中欣赏这片高粱地,别有一番风味。”当天,蔡佳不仅与孩子们在高粱地连连合影,还体验了一次舒畅的环岛骑行。
据南京洲岛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片高粱地是江心洲的农业用地,上半年油菜花收割后,考虑到高粱在江南一带比较少见,便在今年6月种上了一片高粱,没想到,伴随着作物成熟变红,高粱地也成为网红。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生态科技岛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针贯穿始终。青奥森林公园附近原有2.5公顷池杉林尽数保留,洲头、洲尾的葡萄园建成生态景观。建设至今,全岛生态保护用地总用地面积比例高达55%,综合绿化覆盖率高达70%。高粱地的“走红”,也展现了生态科技岛特色的景观农业发展。
有心造“景”,丰富文旅体验
于都市中,寻觅田园野趣。记者连日采访发现,南京主城各区纷纷打造田园生态主题文旅项目、消费场景,将田间地头的“好丰景”搬入都市,带动“都市田园”蔚然成风。
“这个是棉花,这个是豇豆,这边的是秋葵……”上周末,在位于南京南部新城的都市田园园区内,市民林如英带着9岁的孙女逐一辨认农作物。在一侧的休闲广场上,几名市民正举着手机,在稻田前摆出各种打卡姿势。
这一都市田园项目由南部新城打造,占地面积约7.2公顷,作为江苏省首批、南京市唯一的都市田园建设项目示范基地,旨在构建一个以现状农田及水系为基础,以亲子游、亲耕体验、蔬菜、水果、五谷种植及采摘、花海观赏为主导,集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南京城区内二十四节气农耕园”。
漫步园区,各类农作物错落分布,还有二十四节气广场和农耕工具展示区,在这里能够直观感受到农耕文化的传递,实现田园在城市中的回归。
无独有偶。在玄武区,南京D9街区与江苏省农科院联动,打造“D地稻道”主题展。在省农科院技术人员协助下,约一亩稻田从六合移栽至街区,与潮流艺术、创意布景等融合,在现代街区打造田园丰收场景。以“稻”为媒,街区还陆续举行稻田音乐会、稻田古典舞、“稻个好市”市集等活动,让街区好“看”更好“玩”。
“丰”景背后,打造文化传播“窗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字里行间透露出归隐田园的恬淡闲适、宁静致远,也道出了习惯于都市快节奏生活的人们心中对于“田园梦”的美好追求。主城区对于“都市田园”文旅项目、消费场景的打造,也正迎合了这一需求。
据南部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都市田园项目日常均免费开放,节假日期间会承接亲子活动、科普活动。自开放以来,参观人数逐年增多,尤其在亲子家庭中颇受欢迎,不少家长将其作为青少年农业科普的“活教材”。
“主题展举行以来,在线下参观者与线上社群中反馈也较好。”南京D9街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此,街区还围绕这“一亩田”策划丰收系列活动,待水稻成熟后,将现场收割、打米、烹饪,制作文创周边等,为市民游客带来全流程的丰收体验。
在引流吸睛之余,“都市田园”更成为创意传播农耕文化的“窗口”。在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科教兴农与科普推广专家汤国辉看来,当前,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重大部署背景下,各地加强规划并创建乡村振兴产学研文旅养融合基地,而位于主城的“都市田园”项目,通过农文旅融合,一定程度有助于农业文化的展示与传播。
他建议,各区“都市田园”项目还应该与主城街道、社区等加强联动,将其打造为城市居民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农业、感受农业农村文化的校外实践场景,以项目为“窗口”,推动更多人从城市走进自然、融入生态,以一体化思路推进城乡发展。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邓露洁 田诗雨 卫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