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日前,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对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
近年来,江苏省不断强化措施,精准施策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2022年的PM2.5年均浓度实现2013年以来“九连降”,连续两年以省为单位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0%。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均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PM10、NO2浓度同比下降,SO2、CO浓度同比持平,O3浓度同比上升。用高颜值高气质的“蓝天白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守护“蓝天白云”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工作,需要久久为功。各地要统筹打好“组合拳”,多管齐下打好“攻坚战”,因地制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打好“持久战”。密织监控“一张网”,采用“网格化”管理分工到人,明确责任,并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科学安排指标进度;积极探索“人防+技防”新路径,借助大数据、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监测网络;狠抓联防联控,打好“协同牌”,实现各有关部门、地区以及跨省等同频共振,形成协同治污合力。
守护“蓝天白云”绝不是一句口号,必须动真格,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攻坚克难、逆势而上。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把工作成效与绩效挂钩,对于玩忽职守、出现重大失误的,动真格处罚,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加大执法力度,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以“零容忍”的态度让其彻底“凉凉”。此外,还要定期、不定期开展巡察、回头看等督查行动,时刻绷紧弦,让一切“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无处遁形。
在守护好“蓝天白云”的同时,还必须统筹兼顾,协同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各地要科学制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生态文明新路径。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能源、交通、产业、用地结构优化调整,精细化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重点引导推动焦化、石化、水泥、玻璃、工业炉窑、垃圾焚烧等重点设施企业加快超低排放改造,通过清洁能源、压减落后产能、综合管控等手段,实现环境质量达标和碳排放达峰“双达”。同时,全面提升环保服务,采用“一对一”模式帮助企业“私人制定”治理方案,从源头上提升企业精准治污能力,共绘污染治理与经济效应双赢的“美丽画卷”。(王怀扣 汪振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