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周军
当全球制造业遭遇多重挑战,中国制造能否经受考验?1月19日发布的最新“榜单”给出了回应:工业经济在波动中实现稳步恢复,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2023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比2022年提升1个百分点。钢铁、石化等传统行业复苏加快,电子行业走出低谷,汽车生产更是实现两位数增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27%,不断扎稳经济发展的根基。一个个数据见证着中国经济不仅“个头大”,而且“结构优”,制造业“压舱石”的作用持续凸显。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制造”,总量很可观。说起制造业,也曾是中国人的一个“心病”。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块钢铁、一块香皂要靠进口。从2010年起,我国制造业一举逆袭“领跑”,坐稳制造业规模的“头把交椅”,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从“零基础”到一路领跑,“中国制造”的成长蝶变之路,见证着中国市场的无限可能和发展潜力。“中国制造”连续14年规模居全球第一,“Made in China”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这样的成绩取得,难能可贵,殊为不易。这些年来,“地球村”里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制造步子迈得既“实”又“稳”,制造业“大块头”稳稳托举了大国经济,千行百业的信心更强劲。
一路领跑的“中国制造”,亮点在于一个“智”字。一个可喜的变化,目前,我国拥有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创新“家底”殷实,科技场景不断刷新。刚开年,C919京沪航“飞起来”,大国重器开启“新远航”;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完成三次商业航行,接待游客近万人次。拉伸时间轴“全景”看,我国“新三样”产品出口额首次破万亿元,造船市场份额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一个个创新高、领跑世界的数字背后,是现实可感的“中国智造”逐浪奔涌的名场面。从“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到神舟家族太空接力,从“地条钢”到“手撕钢”,从生产传统设备到攻坚精密仪器,由“黑笨粗”转向“高精尖”,“中国制造”的“含新量”“含智量”“含绿量”与日俱增,我国制造业不仅“个头”越来越大,“筋骨”也越来越壮实。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今天,全球每销售3辆新车,就有一辆“中国造”,平均每10辆电动汽车中就有6辆车的电池来自中国。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一字之变,映照着发展理念之变、市场环境之变、制造实力之变。观察中国制造的“含金量”,“量”和“质”双双生辉。
大国制造,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工厂,一边是国内、一边通国际。中国制造崛起之路,尤需稳健走下去,通过不断蹚新路、辟新途,让大国制造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中国制造从小到大不易,由大到强更要加劲儿。也应看到,我国在制造业领域还有不足,智能化领域被动局面还需加速攻破,争取更多制造业领域“链主”位置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培育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还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无创新,不“智”造。2024年,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产业变革,新兴市场也在不断崛起。未来全球制造的竞争将更加围绕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等场景展开。我们要埋头练强“内功”,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筑牢实体经济根基,以产品创新引领和拓展市场需求,打开更有质感的中国经济场景,锻造中国制造硬核实力。(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