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新春走基层︱守好这个“家”,就是守护千万家的平安

交汇点讯 2月14日,正月初五早上6点,董锋准时开始测量水位,测量过后登记资料,资料做好以后,赶在八点钟之前上报双沟水文站。每天这样重复的工作,董锋已经做了16年。

“现在还好,要是在夏季早上4点钟就要测量了,下午还要继续观看水位。”董锋说,每天准确上报测量数据那是“必修课”。

在他的工作台上摆放着一本下草湾站流速仪使用记录表登记簿,上面详细的时间、参数,整洁、清晰,一目了然。

今年56岁的董锋,是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宿迁分局下草湾水文站的一名水文观测员。由于水文站地处偏僻,条件艰苦。2008年,水文站老员工退休,一时间很难找到合适人员接替。站里也试图招聘,可很少有人愿意留下做这样一件枯燥无味的事。当时董锋和妻子潘素芳在外地有一份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收入稳定。有人找到董锋,希望他能接替这个岗位,没有过多思考,他立即答应了。

水文观测员每天面对的是河水的涨落,常年与河道为伴,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并不被人们所熟知,被称做“孤岛医生”,把脉水位、流量、泥沙等水文要素,为现代水利提供最基础详尽的数据,为防汛抗旱提供技术支撑。“整日和数据打交道,每天重复同一件事情,不免单调乏味。最要紧的是耐得住寂寞和孤独。”董锋说,虽然就是记录几个数据,可是这些数据意义重大,事关百姓安全,一点也不能马虎。“守站就是守家,守好了这个‘家’,就是守护了千万家的平安。”

水文站距离董锋的家有10多公里,为了方便工作,他干脆把家搬来站里。下草湾水文站主要负责引河的水情监测,包括水位、流量、泥沙等项目监测。2018年8月,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引河水量急速增长,水位涨幅历史少有。面对汹涌的洪水,董锋带着家人24小时全天候坚守在水站旁,密切关注水位的升降,将实时的水情及时发布出去。

水文站地处下草湾,水草丰富,每当洪水泛滥,上游会带来大量水草、木头等杂物,特别是水草会缠绕在缆道仪器上,加重缆道的重量,难以提起,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每当这时,董锋便手拉着缆道顺着水流流速小的地方向岸边拉,再用手一点一点地将水草拨开。有时一人无法完成测量,妻子就成了他最好的帮手。平常的一次测量工作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可如遇水草缠绕,就得两三个小时。他不仅教会妻子一些简单测量方式,还动员女儿、女婿一起学习。

“一人水文人,全家水文人,全年无休息日。”妻子潘素芳说,自从丈夫干了这份工作后,就从来没有离开过水文站,也从没休息日,就连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每次都不超过5个小时,“水文站在他心里就是家”。

水文站工作看似平常,有时候想不到的麻烦事经常发生,像缆道脱轨、电线短路等,董锋在完成测量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业务及缆道维护保养。十几年来,缆道在他的精心保养下,从未发生故障。“只要能自己能完成的事情,他从不去麻烦上级单位,全是自己动手,想各种办法解决,能省则省。”潘素芳说。

“收入怎么样?”董锋没有回答记者的问题,妻子潘素芳指着不远处荒坡上几十棵果树说,“幸亏有它们贴补。到站里头几年每月只有几百块钱,现在也没涨多少,连老家的平房都没钱修,将来到龄干不了了,不知到哪住!这么苦累,但这么多年从没听到他抱怨过!”

水文站,正常只有董锋和妻子两个人。每逢刮风下雨的日子,就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每遇涨水的时候,平均两个小时看一次水位,两个小时测量一次。潘素芳告诉记者,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只要遇到特殊天气,他们随时随地工作。这个春节天气不错,一家人总算可以安心过个年。为了陪伴父母,董锋的女儿女婿来到水文站过年,一家人拍了全家福、吃了团圆饭。

“测到数据后立即向上级报送,耽误不得。”下午4点,董锋又一次启动缆道控制台上的按钮,通过缆道“铅鱼”被缓缓送入湍急的河道中,新一轮的测量又开始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明泽  通讯员 裴凌曼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