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文化中国行 | 如何让年轻人离不开博物馆?“博物馆之城”南京这样答题


图片


奔赴一座城的理由很多,博物馆,绝对是来南京的理由之一。作为“博物馆之城”,南京市共有备案博物馆77座,散落在南京大街小巷的博物馆,这些年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上大做文章。

4月22、23日,“文化中国行”主题调研活动走进南京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如何让博物馆热的热度不减?如何让年轻人离不开博物馆?“掌馆人”们使出了浑身解数——练好内功之余,“走出去”到高校去中学,再把年轻人和学生们“请进来”,甚至还将开办“夜校”,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亲密接触文物和传统文化。


图片

“小青莲”讲述六朝往事,传承千年文脉


还将顺应潮流,开设博物馆“夜校”活动

“六朝博物馆”是一家年轻博物馆,是在六朝建康城遗址上建成的。这里有南京著名的网红打卡点——三楼的“最美落地窗”,装下了南京城的四季变换。眼下这个季节,从这里望向窗外,正是满眼新绿,生机勃勃。

馆藏文物精致独特,被誉为青瓷之王的“青瓷莲花尊”圣洁素雅;“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气韵生动,精湛的釉下彩绘工艺改变了人们以往的认知,它的出现把我国釉下彩工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近500年,也是全国195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该馆副馆长贺湘告诉记者,这些年,游客与博物馆之间的双向奔赴带来了“博物馆热”。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从2020年起,六朝博物馆启动了志愿服务项目,邀请10-17岁的青少年担任六朝文物的讲解员和守护者。因为六朝人崇尚青色,所以六朝博物馆志愿者的名字叫作“六朝青”,青少年志愿者则被称为“小青莲”。每逢周末,“小青莲”们就会领着游客穿梭在博物馆各个角落,讲述六朝往事,传承家乡的千年文脉。

“未来,我们还准备策划一个夜校活动。”贺湘透露,如今,年轻人上夜校也是新时尚新潮流,举办的时间不一定是夜间,也可以利用暑假或其他业余时间,邀请年轻人们更深入地进行一些馆藏文化的挖掘活动,以发展更多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

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红楼梦》

这家博物馆有支外国“红迷”志愿者

位于南京市中心大行宫地段的江宁织造博物馆,是在江宁织造旧址上建造的一座现代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承载着两个世界级的IP——《红楼梦》和南京云锦。

其中《红楼梦》已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有100多个译本。江宁织造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晨告诉记者,《红楼梦》的粉丝众多,其中也包括数量庞大的外国忠粉。

于是,江宁织造博物馆特地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外国志愿者团队,还设立了品读《红楼梦》的活动,为外国朋友提供了多语言品读和分享感悟的平台。

黄晨还透露,27日,来自泰国和叙利亚的两位红楼梦爱好者将到馆参加活动,所谓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红楼梦》,他们不仅可以阅读,还会分享看《红楼梦》的心得体会。而外籍志愿者们也成了“文化摆渡人”,助力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图片

“九十九间半”多的就是展示空间


开设20个非遗工作室还推“非遗进校园”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是研究、展示、保护南京民俗文化以及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性博物馆,是全国首家民俗、非遗双博馆,馆址在甘熙故居。

“甘熙故居的民间俗称为’九十九间半’,所以房间就多,这也为博物馆的文物展示和文化传承带来了很多空间和便利。” 该副馆长刘媛之告诉记者,该馆展览展示了277项南京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并设立南京剪纸、南京云锦、秦淮灯彩等国家、省、市级传承人工作室20个,“这些传承人在博物馆古建筑里都有工作室,还开设了一些特色课程,比如南京云锦、绒花、南京剪纸等20多种课程,游客和学生都可以跟他们零距离交流。”

为更深入地活态传承南京民俗,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持续举办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喜爱的社教活动,推进“非遗+文物”“非遗+红色文化”“非遗+长江文化”等特色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和研学产品品牌建设。拿“非遗进校园”项目来说,刘媛之表示,馆内20多位老师已经深入到南京的几十所学校,包括幼儿园、大中小学还有职业学校,每年辐射2万多名学生。还顺应大家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需求,开设了“非遗云课堂”等。

馆校项目积极“走出去”和“请进来”

到学校开讲座,请学生“到博物馆玩”

南京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十万余件,上溯远古,下迄民国,藏品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尤以南京人头骨化石、王谢家族墓志、青花萧何追韩信梅瓶、镶金托云龙纹玉带、渔翁戏荷琥珀杯等一批文物蜚声中外,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精粹的典型代表。

南京市博物馆馆长吴阗告诉记者,南京市博物馆与古建筑朝天宫珠联璧合,是人们解读南京城市历史发展进程,领略南京古都文化精髓,欣赏南京历史文明宝藏的最佳去处。那么,如何将古建筑群与文物展示、传承勾连起来?他们做了不少策划,比如,今年是龙年,推出了甲辰龙年生肖贺岁展,而朝天宫作为礼制建筑,其不少建筑装饰带有龙纹图案,加上“龙生九子”传说,就在展览中专门设置“寻找龙生九子”环节,让孩子们在古建筑里寻找九子,还有时尚的盖章打卡九子等活动,大人小孩都爱玩。

“如何与中小学生们互动,是我们花了很多精力的地方。比如推出一系列馆校合作项目,让我们的馆藏文物在大中小学生教育中发挥作用。”吴阗介绍说,主要是两个方向,“走出去”和“请进来”,一方面,博物馆结合学校课程,去学校开设讲座,设课外兴趣班。另一方面,跟学校合作“到博物馆玩”活动,把学生们带来博物馆来,比如画画兴趣组,来博物馆写生;文物兴趣小组,到展厅去看文物;还有文学兴趣小组,来馆里写诗写文章,等等,总之,让学生们在学校和在博物馆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文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摄影 | 交汇点记者 范俊彦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