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古“运”新“韵”,诗意诠释“何以中国”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水利建筑,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体现大运河保护成绩、展示运河非遗文化活动价值,多部门将联合开展“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沿着大运河寻脉古今的过程中,更好地讲好运河故事、赓续大运河文脉、传承大运河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千古流韵,万里通途,水波涟涟,滋养文化。大运河日夜不息、流淌至今,恰如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奔涌向前。今日的大运河承载着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的繁荣,进入新的生命周期,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形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呈现新的幸福图景,诗意诠释“何以中国”。

古老的大运河,荡漾中华文明“绚烂浪花”。千年长河涌新浪,璀璨文明贯古今。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三个部分构成,全长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位于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内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地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人们通过极具参与感、体验感与互动性的活动,展开与自然、历史、运河的对话。新时代以来,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开展超过200项运河考古工作,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为延续历史文脉平添张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谱写新篇。

新生的大运河,激活时代发展“黄金水道”。航运条件越好,发展业态就越丰富,区域经济活力就越充沛。从古至今,经济往来频密的大运河,见证文化繁荣。扬州三湾古运河畔从80多家企业聚集、环境堪忧到如今成为4A级景区,织就一幅古韵新风交叠的生态人文景观;淮安规划大运河百里画廊,绘就淮上四卷、运河八园的时代画卷;无锡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古运河两岸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沿线各地在大运河保护中找准优势、突出特色,答好保护与发展的时代课题。从货物运输到文旅发展,从经济增长到文化增辉,大运河水道发挥的作用越发凸显。

流动的大运河,奔腾不息向着“诗和远方”。古“运”新“韵”,千里古运河奔涌新生机。运河文化是流动的、时代的、大众的,需要在活态保护、传承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利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隋炀帝陵遗址博物馆、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一批博物馆建成开放;大型交响组歌《大运河》、歌剧《运之河》、舞剧《运·河》《千年运河》、美术精品创作《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一批文化精品从不同角度展现运河之美,传承运河千年文脉。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进一步唤醒运河记忆、讲好运河故事,增强发展动能、增进人民福祉,一条流动的、繁华的大运河,蓄积着活力、洋溢着青春,焕发时代新风貌、谱写精彩新篇章。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