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漫评:让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生生不息

QQ图片2024080909484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文化和自然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赓续不绝的厚重基因。无论是传统音乐、戏剧、杂技,还是长城、莫高窟、苏州古典园林,或是刚刚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都是一张张个性鲜明的“金名片”,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璀璨文明。

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让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绽放新光彩,既需要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普及,为保护和传承文化和自然遗产带来了新机遇。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文化遗产的价值底蕴,到“互联网+”助推平遥推光漆器足不出户销往全国;从敦煌仙子“伽瑶”圈粉无数,到故宫系列IP供不应求……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以更加创新、更具活力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保护的同时,苏州不断推动苏州园林的活化利用和展示推广,积极推动园林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开放。不久前,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詹氏花园正式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园林内打造了造园艺术基本展示空间和科普社教研学体验空间,让园林艺术走向大众。柴园被改造为苏州教育博物馆,天香小筑被纳入苏州图书馆,盛家浜的陶氏花园、常熟的松梅小圃辟为供居民休闲游憩的社区活动场所,部分园林还兼做文化展示和社区活动的空间载体,供居民休闲游憩、观看展览,“处处皆景、城在园中”,让更多人能享受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

北京市延庆区的八达岭镇的石峡村,村民自发保护、利用长城文化遗产,让村庄吃上旅游饭、村民奔向致富路;在苏州,园林艺术不断走向大众,一些园林成为文化展示和社区活动的空间载体,供居民休闲游憩、观看展览,让更多人享受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也让文化遗产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由此可见,保护传承文化和自然遗产,不是将之束之高阁,而是要让它们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中发挥更大作用。

时至今日,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我们应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为起点,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生生不息。(文 沐风 图 钱小钱)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