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援藏口述史·雪域青春”系列融媒报道启动后,曾对来自国家电网淮安供电公司的2名已结束援藏工作、从西藏回到淮安的援藏工作者高成龙、皮智勇进行了寻访报道。
也正是在对他们的寻访报道过程中,得知此次系列融媒报道主办方将组织一批淮安援藏工作者作为代表,重返各自援藏期间的工作所在地,高成龙、皮智勇都非常激动,希望能跟随报道组奔赴西藏。
“对我们而言,重返西藏,不只是因为那里有我们奋斗的记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有这样一次机会,代表国网淮安供电公司再次前往西藏,把爱心助学的故事续写好。”高成龙说。
高成龙所说的爱心助学,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7月11日至13日,高成龙、皮智勇如愿踏上重返西藏之旅,并由此向一路相伴的“淮安援藏口述史·雪域青春”融媒报道组,讲述了他们与西藏孩子们因“援”结“缘”的动人故事。
情牵万里,爱心涌动在班戈
高成龙的援藏工作地点在西藏拉萨,援藏工作自2021年10月起,至2023年4月结束。援藏期间,高成龙经国网拉萨供电公司同事嘎玛白姆介绍,结识了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
“在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镇中心小学,有许多学生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援藏工作结束后,回到淮安的高成龙心里一直想着这些孩子们,于是在国网淮安供电公司发起“海棠心愿·点亮小课桌”爱心助学活动,筹得爱心助学善款24600元、课外书114本、用电安全手册50本。
2023年6月,因工作需要,被再次选派到西藏帮助工作的高成龙,得以亲手将这些爱心钱款和物资,交到羊八井镇中心小学孩子们手上。
此次跟随报道组,是高成龙第三次来到西藏。一同重返西藏的同事皮智勇,在西藏援助工作期间,工作地点在那曲,援藏工作从2011年4月起,整整坚守了18个月。
和高成龙一样,那曲的孩子们,也成了皮智勇的牵挂。
足球、文具盒、画笔、书包、试卷袋……此次重返西藏之前,高成龙、皮智勇在后方单位的支持下,对爱心助学的相关准备工作进行了提前谋划,爱心助学的地点被确定为那曲市班戈县第一小学。
“我们学校的1026名学生中,有很多来自偏远的牧区。”班戈县第一小学副校长阿米介绍,“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非常关心,社会各界也鼎力相助,孩子们特别感动”。
情牵万里,爱心涌动在班戈。在班戈县第一小学开展助学活动期间,皮智勇、高成龙与报道组全体成员一道,同孩子们一起踢足球、玩“你问我答”游戏……活泼开朗的孩子们个个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往事如烟,记忆犹新在拉萨
“江苏大道。”7月11日,汽车一路缓行,前往国家电网拉萨供电公司,途中,高成龙看到了窗外既熟悉又亲切的道路指示牌。
江苏大道是江苏、拉萨两地人民友谊的象征。自1994年江苏省建立对口支援拉萨工作机制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江苏援藏干部、人才,在拉萨这片热土上接续奋斗,书写着属于青春、属于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诗篇。
进入国家电网拉萨供电公司,“援藏干部之家”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援藏干部之家”室内,一张张照片悬挂在墙面上,记录着江苏各级供电公司在拉萨援藏期间留下的身影,其中包括高成龙。
“在拉萨工作期间,这里的同事对我们非常尊重,激励着我们干好帮扶工作。”看着照片,高成龙心潮澎湃。
高成龙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在拉萨市达孜区供电公司开展生产帮扶,一直忙到下午1点多钟,饥肠辘辘。当他来到食堂门口,看到了让他震撼的一幕,达孜供电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一直在等待高成龙吃午饭。他们跟高成龙说:“你是来帮扶我们的专家,你不来,我们也不吃。”
此次重返拉萨,高成龙专程来到达孜区供电公司。“高主任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工作思路,帮我们提高业务水平,推动技能人才队伍成长。”再次相见,公司副总经理韩国强拉住高成龙的手,回忆起曾经携手并肩的岁月。
“这两年,很多员工已经变成输电和变电运维的行家里手了。”站在35KV的达孜变电站,韩国强感动地说,“高主任的‘传帮带’,功不可没。”
2023年,在援藏工作即将到期之前,高成龙针对拉萨市各县区供电公司人才缺乏的状况,精心编写了相关工作方案,受到国家电网拉萨供电公司的高度重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成龙说,“我当时的想法是,不管谁来帮助这里的工作,培养人才始终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正因为在拉萨的这段工作经历,高成龙表示:“今后,我将继续关注这里的发展,尽我所能为拉萨供电事业贡献力量。”
久别重逢,最是难忘在那曲
进入中国平均海拔最高、陆地面积最大的城市——那曲,强烈的高原反应袭来,皮智勇心率加快、呼吸急促。
2011年4月起,皮智勇跨越近4000公里,来到国家电网那曲供电公司,整整坚守了18个月。
此次重返那曲,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皮智勇难掩激动的心情。“电力计量采集装置出现故障时,我们到疾风凛冽、黄沙漫天的现场,大家一起加班加点,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尽管从那曲回到淮安已经多年,但援藏期间的工作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智勇兄弟!”7月13日下午,国家电网那曲公司安全总监马玉福见到皮智勇,立即一路小跑,张开双臂迎向久别重逢的老友。
此时的那曲,虽然正值夏季,但气温不高,屋外寒意阵阵。马玉福带着皮智勇走进安监部。“你以前的办公室,现在归我们了。”马玉福一席话,逗得皮智勇直乐。
“办公室通了暖气,配了氧气设备,比我在这儿的时候,条件好多了。”走在曾经奋战过的办公区,皮智勇颇感欣慰。
久别重逢,说不完的往事。皮智勇回忆起马玉福当驻村干部时,两人曾在聂荣县尼玛乡格色村一起工作的日子。“那时候村里没有通电,连电话座机都没有。”皮智勇动情地说,“不知道现在村里怎么样了”。
“电送进去了,通信也畅通了,好多年轻人出来工作了,孩子们都到县里或市里来上学了。”马玉福高兴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那曲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重返那曲,皮智勇惊讶地发现,这座曾经“没有一棵树的城市”,如今到处绿意葱葱,铺展着绿色奇迹。皮智勇看在眼里,激动在心:“别小看这些绿植,虽然都不是啥参天大树,却无不生机蓬勃,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