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盐城:黄海明珠!“湿”意盎然筑未来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碳的存储器”“物种的资源库”和“鸟类的家园”,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科学保护和修复湿地,维护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保护湿地共筑未来”,湿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保护好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

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77万公顷海岸型湿地,有我国第一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

今年除夕夜,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盐城上央视总台春晚啦!来自盐城的陈皓玉代表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惊喜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

近年来,盐城市大力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着力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世界级名片,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市域样板。

探索湿地保护与修复,盐城从未停下过脚步。创新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进行湿地修复,东台条子泥“720高潮位候鸟栖息地”、大丰建川鸟类友好种养殖区生态修复、全国首个海岸带遗产地生态修复等项目接连成功,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生态修复成效显著。2024年,全市新增湿地保护面积1.5万公顷,全市湿地保护率预计达到51.22%,自然湿地保护率预计达到66.28%,分别提升1.82%和2.38%。两年累计除治互花米草27.6万亩,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新造林2.2万亩,浒苔绿潮防控超额完成省定任务。自然岸线保有率43.6%,全省第1。正式加入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网络。

湿地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对于物种的栖息和繁殖至关重要。盐城黄海湿地是丹顶鹤全球最大的越冬地,是全球麋鹿最大的基因库,为数以百万计的迁徙候鸟提供停歇地、越冬地或繁殖地。盐城市共记录生物物种4692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的保护物种共计142种。全市有记录的鸟类达442种、接近全国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两个稀有的迁徙鸟类勺嘴鹬和小青脚鹬的存活依赖地;麋鹿数量已达8200多头,其中野外麋鹿数量达3500多头,麋鹿数量约占世界总数的70%。

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激活“湿地流量”。盐城率先制定全国首个陆海生态产品统筹核算技术标准,全市生态资产存量价值已达19.9万亿元。组建盐城黄海湿地生态银行,先行开展“绿色金融+湿地修复+蓝色碳汇”项目试点,累计发放碳汇远期交易质押贷款4亿多元,带动碳汇融资15亿元。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全力打造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超6500万人次、增长30%以上、增幅全省最高,获评“文旅美誉度领军城市”称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所称湿地,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除外。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固碳储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提供生物栖息地等多种功能。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