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仲
为期8天的蛇年新春假期已经结束,江苏文旅市场可谓人气十足,消费火爆。综合各方数据测算,2025年春节假期,江苏共接待游客6120.9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0.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和11.1%。景区游人如织,商圈人气爆棚,春节长假江苏文旅商联动尽显乘数效应,可以说,“江苏好风光”尽显风光。
蛇年春节长假虽已结束,但对江苏文旅市场的盘点还可继续。文旅盛宴刷新的不仅是经济数据,在力显消费市场张力的同时,更是文化价值重构、产业生态进化的多重突破。
“一业兴”可带动“百业旺”,旅游作为拉动消费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被各地重视。江苏文旅资源丰富,这是江苏发展文旅产业的优势,但也要看到全国各地文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情况下,江苏春节文旅市场火爆更凸显不易。应该说,江苏文旅市场火爆的背后有逻辑可循,从流量到留量,江苏文旅大热归结起来抓住了几大核心要素。
首先,在内容上做“乘法”。作为旅游大省,江苏各地没有满足现状,而是不断根据消费升级丰富文旅产品供给。这个春节文旅市场消费,文化体验类支出占比大大提升,结构性变化印证的便是文旅消费正从“观光打卡”转向“文化体验”。苏州400余项非遗展示展演,扬州瘦西湖景区投壶、绒花、扎染等非遗技艺,镇江句容千华古村舞龙舞狮、吴桥杂技、古风舞蹈表演……这些都是文化消费升级的具象化呈现,深耕文化体验,用文化特色消费厚植文旅市场的吸引力。
其次,在服务上做“加法”。春节长假期间,江苏各地景区文博场馆延长开放时间,适当调整部分景区的日最大承载量,加大错峰夜游接待量,实行入园便捷化措施,优化购票预约流程;城市公交系统推出便民大礼包,开设接驳专线、旅游专线、购物专线。文旅市场人气爆棚之时最能检验服务的短板,把流量引进来很重要,但能不能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更重要,这关系最终的旅游体验以及能不能把“一次游”变成“反复游”。优质的旅游产品需要优质的服务来支撑,从细微之处做好服务配套很关键。
再次,在价格上做“减法”。今年春节江苏多地发布景区门票减免、发放文旅消费优惠券、免费交通服务等超200个好客服务“春节大礼包”。要知道春节旅游以全家出游为主,景点景区门票支出不菲,把最好的旅游产品拿出来让利,于游客而言是真金白银的实惠,因此热门景点景区门票减免能够激活江苏春节文旅市场的“一池春水”,不拘泥于门票经济小账,而是着眼于文旅消费大账,体现诚意也足见智慧。
当然,对照未来发展的更高目标,置身区域一体化纵深推进的背景之下,江苏文旅发展还有更多潜力可挖。如何打造城市文旅更强IP,把更多文化意象转化为可消费的文化产品?如何进一步通过产品创新、场景创新、文化转化提升景点景区二次消费的能力?如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让省域城市之间以及与外省热门旅游城市之间互通资源形成更大联动效应?如此等等。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江苏用一场文旅盛宴证明了“江苏好风光”的地域魅力。解码江苏文旅市场的春节热潮,可以更好探索这个春节文旅市场火爆的深层逻辑,找寻未来释放更大潜能的突破点,让江苏魅力在不断探索进阶中历久弥新,这何尝不是新年开局江苏文旅再出发的应有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