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春节假期的落幕,全国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人数达到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更是高达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在春节期间选择出游、享受团圆与欢乐的真实写照。
非遗上新,点燃春节消费新活力。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到四川阆中的打坱尘、挂年红等传统习俗,再到各地纷纷推出的非遗市集、惠民演出、文博展览等……作为“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非遗过大年”成为消费新热点。非遗年货花式“上新”,非遗民俗活动精彩不断,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也为文旅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各地纷纷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如非遗主题酒店、非遗手工艺品购物街区等,满足了游客们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文旅市场的竞争力,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赋能,催生春节消费新形态。今年春节的文旅市场不仅在传统项目上大放异彩,更在创新上取得了显著突破。西安《夜谭·白鹿原》山谷光影秀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了一场震撼的夜间光影;郑州中铁·泰和里推出沉浸式剧目《唐宋风韵·梦华春禧》,以科技手段再现历史场景;颐和园引入了智能导览系统,通过触摸屏、语音导览等方式,为游客提供详细的景点介绍和游览路线规划……科技赋能助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在传统观赏型旅游模式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催生新的消费形态,为假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文旅市场将会涌现出更多具有创意和特色的旅游项目和产品,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跨境流动,共享中国年味的魅力与机遇。乙巳蛇年春节的韵味像一股温暖的潮流,不仅在华夏大地上奔涌,也跨越国界,也实实在在地刺激着世界经济增长。随着假期的延长、免签政策的增加以及国际航班的恢复,春节假期成为中国游客的“说走就走”。旅游平台携程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首日,中国出境游订单相比去年同期增长显著,与此同时,海外游客也积极涌向中国,借助便利的政策和浓厚的节日氛围,加入了春运的巨大人潮。无论是在熙熙攘攘的市场,还是在热闹的街道,海内外游客们纷纷开启了“逛吃买”的模式,好不热闹,春节经济正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火”起来。
透过“年经济”一扇窗,洞见中国经济韧劲足。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科技赋能的不断加强和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未来的文旅市场将更加精彩纷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惊喜和欢乐,以“热气腾腾”的文旅消费,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