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在江苏泰兴张桥镇张桥社区,一片望不到尽头的麦田里,麦苗挺立,生机勃勃。赶在春节前,种植大户徐杰正操作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2013年,徐杰返乡流转了300亩土地,开始从事规模种植。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这片良田解决了机械下田难、旱季灌溉难等问题,种植效益大幅提升。
入冬以来,泰兴降水量较往年偏少,近日又遭遇寒潮天气,泰兴全市农技专家分赴各乡镇,开展小麦生长观测,进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及示范推广。高标准农田为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便捷条件,良田配良种、良法,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愈发强劲。
在高标准农田覆盖的区域,泰兴构建了“一专双特”的科技助农队伍,17名科技特派员覆盖泰兴全市17个乡镇,为服务“三农”提供技术支撑,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2024年,泰兴全市玉米、小麦、水稻三种主要作物的总体产量比前年高出约5%。
在“小田并大田、旱地变水田”取得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泰兴放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规模效应,探索跨区域整体推进模式,以村为单元、镇为单位,推行“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实施区域化整体推进。
2024年,泰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13个乡镇(街道),新改建高标准农田9.4万亩,资金总额约2.45亿元。泰兴全市累计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1.77万亩,建成率达91.35%。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管护”的要求,在竣工验收后,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全部移交给属地村居,登记到村居固定资产账户,作为村集体资产,明确管护责任,建立管护制度,落实管护经费。同时,调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益农户等参与管护的积极性,发挥实时监管作用,确保粮食安全。
2025年,泰兴计划投入近2亿元,新改建高标准农田8.45万亩,为稳定粮食产能和提高农民收入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持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努力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利民、惠民的民生实事工程,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