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的履职故事。
在淮安市新安小学的科学教室里,张大冬校长正和信息技术老师一起,教孩子们通过编写特定程序控制自动滴灌装置的运作。像这样的科学课在新安小学每天都会进行,学校还开展了航模制作、科学实验等社团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梦想。这些变化离不开去年两会上,他提出的《关于科学教育加减法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我们很多的建议内容在指南中也有所体现。比如说,每个学校要配备专门的科学教育老师。通过这样的规范制度,来提升科学教育的质量,起到了非常好的引领作用。”
两年前,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谈及抗战时期“新安旅行团”的历史佳话,勉励教育工作者要“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作为在场发言的代表之一,张大冬始终将这句话记在心间,着力推动红色教育与新时代育人目标有机结合,让更多孩子在红色历史中铸魂,在传统文化中培根。
张大冬说:“我们努力探索培养‘四个自信’孩子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以新安旅行团为核心的‘一核多点’的思政教育的网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眼下,张大冬正在为今年全国两会的建议做准备。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他认为实践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走访调研中,张大冬发现当前中小学校校外实践教育仍面临时间保障不足等问题。
张大冬说:“要出台专门的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的指导意见,加强实践教育的课程开发,像博物馆、科技馆,要把这些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起来;同时我们要加强校外实践场所的安全管理,也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家长和实践场所各自的安全责任。”
【时空短评:扎根教育一线 浇灌“育人之花”】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24年,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继续走在全国前列,20项改革发展成果位列全国第一。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背后,离不开代表、委员们的持续推动。从保障教育公平、提升素质教育,到关注校园心理健康等问题,他们始终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新关切,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浇灌“教育之花”,努力让教育改革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