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优化营商环境要一手抓改革,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发展靠环境,环境靠作风,干部的作风是最重要的营商环境。现在正值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提振实干争先状态,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执着继续转作风优环境,坚决打好打赢优化营商环境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靠前贴心服务有温度。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就要强化服务意识,打造服务型、效能型政府,将“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有诺必践”的企业服务体系落实到位。要消除思想惰性、工作惯性和用权任性,统筹考虑时间、频次、企业分布等情况,充分考虑企业感受,变被动等待服务为主动靠前服务,变“企业追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增值化服务套餐。坚持问题导向,清除司空见惯、见多不怪、办成办不成与己无关的态度,打破“管理者”定位,做好“店小二”服务,怀着感情、带着责任、扑下身子,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引导企业家把心中所想说出来、心中所苦诉出来、心中所盼提出来,为企业把脉问诊,全面摸清问题、合理分类归纳,对症下药精准帮办,以“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狠抓政策落实有力度。近年来,党和国家为优化营商环境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情况中,部分企业仍然能感受到政策落实上的“温差”。好政策,只有严执行、快落实,才能尽快释放出红利。党员干部要精准把握政策,围绕现有各类产业扶持政策、惠企政策、招商政策等,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完善,及时体现上级新要求、发展新变化、企业新需求,不断提高理解政策、把握政策、执行政策的能力水平,防止因一知半解导致不会为、慢作为,甚至出现落实偏差。要深入宣导政策,让更多的企业了解政策、响应政策,知道怎么办、找谁办、在哪里办,坚决杜绝“抽屉政策”。要积极落实政策,对企业家、投资者要说实话、讲诚信,对已出台的政策、签订的合同和协议,必须一诺千金、坚决兑现,决不能“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把做成了当做好了”,避免政策落实浅尝辄止。
政企亲清交往有尺度。官与商、政与企,交往不可避免,但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干部要拿捏准尺度、把握好边界。要“亲而有度”,转变思想观念,厘清行为边界,找准具体定位,回归职责本位,坦荡真诚接触交往,真心实意支持发展,营造尊商、重商、亲商、护商、爱商、惠商的良好氛围。要“清而有为”,牢固树立制度意识、规则意识,明晰政商交往的界限和禁区、红线和底线,在正常履职或经营界限内,光明磊落、遵规守矩、依法办事、坚守底线、清白干净。“清”不是“疏”,更不是“躲”,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还要将亲与清统一起来、落到实处,保持“亲”的本心,守住“清”的本质,“亲”不逾矩、“清”不远疏,通过清而有为的服务赢得企业的信任,实现政商关系良性互动,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
(扬州市广陵区汤汪街道 陈雨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