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徐州:“新农人”变“兴农人” “链”动乡村共富路

本报记者 吴一凡

清晨6点,薄雾尚未散去,贾汪区江庄镇弥漫着静谧的氛围。34岁的董职伟已经在果园里忙碌起来,他的迷彩裤上沾着泥土,指尖还留着修剪枝条时黏上的树胶,这个退伍15年的老兵依然保持着部队作息。“部队教会我要努力争第一,现在我就想带着乡亲们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身后的冷链运输车正轰鸣着驶向快递集散点。

现在的董职伟是徐州鼎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从“外出逐梦”到“回乡筑梦”,他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返乡创业带动乡亲们增收,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诠释了“新农人”的责任和担当。



逐梦田野的“诗和远方”

2015年的春天,算得上是董职伟人生的分水岭。作为一名“农二代”,他从小就看到了父亲和乡亲们种桃的不容易:“没有科学技术,全靠人力付出,劳动强度大,效益还不高。”因此,董职伟在国企工作了5年后还是辞掉了工作,贷款80万元回乡创业,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然而,创业初期的艰辛超出想象。2016年夏,4000箱水蜜桃因为运输不当全部腐坏,12万元损失让这个硬汉在冷库里呆坐了一整夜。“那天晚上,我把烂桃子一个一个切开,记录不同成熟度桃子的变质情况。”董职伟的笔记本上至今留存着当时的数据,“后来我们研发的‘三段式冷链运输法’,就是从那次教训里总结出来的。”

和乡亲们整日里“埋头苦干”不同,董职伟深知农业要发展,就要有新技术、新理念。经过一系列市场调研,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引进优质的种苗,董职伟成立了小鱼山水蜜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从那时起,每天睡眠只有3到4个小时,我的身影一直在水果基地,在田间地头。”

创业的困难远不止于此,刚开始,董职伟看着别人在田里来去自如,他却因为双脚陷在泥里寸步难行。乡亲们口中提到的“浸种”“催芽”“底肥”等术语,他之前一个没听过。为了快速学习专业农业知识,他干过播种、搞过农机、学过维修,“那段时间,真的是苦活、脏活、累活什么都做,只想让自己学得更快一点。”

新农人的“新农具”

追梦的道路并不如想象般一帆风顺,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看到自己的农产品依然滞销,董职伟每天晚上都愁得睡不着觉。“那会正是电商兴起的时候,我就想着也试一试,说不定能闯出不一样的天地。”可如何运营?如何保证农产品的运输安全……一系列问题,又成为他的新难题。

“由于经验不足,我到处交流学习,自己学还不行,还要带着团队一起学。”董职伟带着团队学成回来之后,便教家乡种植养殖大户一起来学。

要有流量,就要勤上线。做直播后,董职伟几乎每天都跟着农户,到果园里实地拍摄记录农户们种植、采收水蜜桃、葡萄、玉米的过程,向全国网友介绍本地的水果特色。“俺们这玉米能生吃,甜过初恋!”在田间地头,董职伟让网友们看到各种水果真实生长的样子,为大家提供直观、有趣的观看体验,独特的直播方式,让他积攒了一大拨“粉丝”。

“在我们的带动下,全村有20多户开始转型做农产品电商。其中,规模超过1000万元的有3家、超500万元的有8家,带动全村农产品电商交易过亿元。”说罢,董职伟点开手机上的实时数据,抖音店铺当天的访客量已达2.3万人次,拼多多店铺的“水果玉米”位列平台热搜第三。

“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农民变身小达人,仓库和田间地头都是我们的直播间。”有段时间,家乡的大蒜滞销,乡亲们愁得每天都吃不下饭,董职伟和团队揽下重活,通过电商直播等各种方式,每天实现销售2万余斤,极大地解决了家乡大蒜滞销的状况。

新农人逐梦“兴农路”

走进4000平方米的电商产业园,分拣线上的水蜜桃经过智能分选,将通过冷链发往全国各地。“这里原来是村里闲置的幼儿园,现在成了我们的‘致富引擎’。”董职伟介绍。

2022年,董职伟投资400万元改造的产业园,不仅盘活了村集体资产,更让留守妇女变身“新农人”——客服孙大姐边处理订单边感慨:“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老人孩子,还能有一笔收入贴补家用,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从2017年的180万元到今年预计突破亿元的销售额,数据跃升的背后是“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持续深耕。在水蜜桃种植基地,合作社成员武传礼算起了增收账:“跟着小董一起干,我们家的桃子再也不愁卖不出去了,年收入也比以前多了不少。”目前,董职伟已在山东、陕西、福建、广西、四川等多地建设了农产品中转仓,形成“云端接单、就近发货”的智慧供应链。

致富不忘桑梓情,在董职伟办公室的墙上,“希望工程”捐赠证书与销售数据图并排悬挂在一起。近五年,董职伟累计资助25名困境儿童,为8名困境学子提供了就业帮助及资金帮助。“当年我创业失败时,是乡亲们凑钱帮我渡过难关的,如今我也要尽我所能帮助更多的人。”董志伟表示,乡村振兴不是独奏曲,得让每个乡亲都听见幸福的声音。

当乡村振兴从政策文本走向田间实践,“新农人”正是那批既懂土地心跳、又明时代节拍的“跨界翻译官”。他们用实践证明:共同富裕的密码不在遥不可及的远方,而深藏于对故土的深情眷恋中。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