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漫评:“五一”假期文旅升温 彰显消费市场活力



“五一”假期临近,作为年内首个5天连休,“五一抢票难”“今年五一比你想象的还热闹”“五一假期全国高速继续免费通行”等“五一”假期相关话题、讨论多次登上热搜。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预测,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人次有望突破3.5亿,比2023年增长15%以上‌。文旅消费市场一片欣欣向荣,消费活力持续释放,成为经济回暖的强引擎。

出行需求旺,文旅消费市场热。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从4月上旬以来,“五一旅游景点”搜索量上涨167%,其中,自驾游、自由行、跟团游等“打包”旅游产品的预订人次增长显著。4月15日,同程旅行发布的《2025年“五一”旅游趋势洞察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的旅行热度或将达到2023年以来“五一假期”的峰值,出行高峰预计出现在假期前两日。高铁机票订单激增,酒店景区热度创新高,不少游客倾向于预订国内长线游的行程,“坐着火车去旅行”成为很多人的选择。目前,全国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已共计安排75条旅游列车运营线,基本通达全国大部分旅游景区城市。假期出行需求的集中释放,带动景区门票、酒店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消费链条的全面增长,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多元化消费场景,让“流量”变“留量”。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要求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各地景区通过创新游玩方式、拓展消费场景,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文旅+影视、文旅+体育、文旅+农业、文旅+工业等跨界融合多元化游玩方式,推动文旅消费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形成“内容+场景+消费”的立体化模式,大大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和消费意愿,让“门票经济”转换为“体验经济”。另一方面,消费场景从单一景区扩展至全域生态,夜间经济、跨界联名、赏花游等新型消费形态崛起,形成消费集群效应,推动区域经济联动增长。景区多元化玩法与消费场景创新,通过内容价值提升了游客粘性,培育出消费新热点,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探寻中华魅力,入境消费升温。日前,国家移民管理局披露,自2024年12月17日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游”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一季度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92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0.2%。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叠加系列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消费环境持续完善等有利因素,近年来,我国入境游呈现出“火爆”的态势,压马路、逛公园、品美食、乘游船、赏民俗成为外国朋友们在中国的新时尚。近期,海外网红“甲亢哥”的《中国奇遇记》系列短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裂变传播,带动“五一”期间入境酒店搜索指数同比激增200%。国外游客纷至沓来,不仅折射出中国旅游市场强大的吸引力,彰显新时代中国的魅力与开放姿态,也有效激发了国内市场的消费活力,有助于促进国内旅游服务和整体业态水平的提高。

  假期效应拉动居民消费信心回暖,文旅业延续复苏势头,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消费活力持续释放。人们忙而有度,闲而有趣,享受假期里的惬意。“五一”假期将显著激活旅游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品质化、精细化水平,持续推动文旅经济蓬勃发展。(文:张诗涵 沈隐 图:朱文静)

融媒体编辑 袁玥

责任编辑 管艳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