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高水平赋能“616”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近日,南通出台《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力争2025—2027年,南通全市规上生产性服务业营收年均增速超10%,高于全部规上服务业营收年均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
位于海门的中科基因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分子细胞遗传学、肿瘤分子的研究和检测工作,已研发打造了一代、二代、三代测序和MassARRAY检测平台。近日,企业旗下的南通中科医学检验实验室正式通过被誉为行业“金标准”的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AP评审。公司副总裁曹雷介绍:“通过CAP认证,首先标志着我们的技术实力已跻身国际顶级水准,这意味着在服务客户与患者的过程中,我们能提供更卓越的专业服务,同时,这一认证也将为公司打开更广阔的业务空间,创造更多合作与发展的可能性。”
落户海门九年来,该实验室凭借雄厚的科研、技术积累和专业服务能力,已为国内300多家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提供检测和科研服务,营业收入超亿元,并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2016年我们入驻海门临江,2017年客户量仅十几家,团队规模二三十人,年营收约400万元。而截至去年,客户数量已成功突破300家,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以高效服务加速成果转化、助推产业焕新。《方案》提出,要着力发展技术创新型产业,围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形成创新、全域、高效的科技服务产业链;深化数智赋能,打造全领域软件信息服务高地;聚焦低碳节能,高效服务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规划到2027年,南通全市规上科技服务业营收年均增长13%以上、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年均增长10%以上、规上节能与环保服务营收年均增长5%以上。
在功能配套方面,《方案》指出,要聚力提升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支撑和系统性保障,构建与主导产业协同共生的现代化服务体系。今年六月,南通首个覆盖多场景的无人车综合应用示范在江苏海安商贸物流园启动建设,将打造一个集无人接驳、无人环卫、智能巡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试验场。而与试验区同日落户的还有新石器长三角运维基地,将承担华东地区无人车的数据运营、调度管理及售后服务职能,助力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推广。南通融远知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海安分公司负责人田野介绍:“我们希望植根于海安,联合本地企业及研发机构,共同研发贴合本地需求的技术。通过技术攻关与改装升级,将现有无人车的外部引入技术转化为本土化创造,为海安科技产业注入全新动能。”
此外,为全面激发产业活力,南通还将强化创新驱动、促进融合发展、加强主体培育、推动要素整合、深化开放协同,助推南通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新跨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