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标志着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时暑热开始消退,天地间渐渐显露出初秋的清凉意韵。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这个时节,早晚的风已带着丝丝凉意,午后的阳光也不再那般炙烈,大自然正在缓缓收起夏日的炽热情怀,为金秋的到来做着温柔铺垫;夏的火热也在蝉鸣中褪成温柔的余烬,风里开始藏着秋的信笺。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一候:鹰乃祭鸟。处暑时节,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捕得猎物后陈列如祭祀,古人视为“义举”。此现象既反映秋季肃杀之气渐盛,也体现猛禽为越冬储备食物的自然规律。
二候:天地始肃。气温下降带来肃杀之气,草木开始凋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天地始肃”即指此时阴阳之气转换,万物进入收敛状态。这种肃杀之气甚至影响古代司法制度,秋后问斩的“秋决”便源于此。
三候:禾乃登。“禾”特指黍、稷等五谷,“登”意为成熟。此时华北地区玉米灌浆、南方晚稻扬花,全国进入秋收关键期,故有“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的农谚。
处暑·习俗
1.吃鸭子:滋阴润燥迎秋凉
处暑时节,民间素有“吃鸭子”的习俗,尤其流行于北京、南京、福建等地。北京人吃“百合鸭”,南京人吃“盐水鸭”,福建人则偏好“白斩鸭”。鸭肉性凉,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正适合处暑后“秋燥”渐起的天气。俗语说:“处暑吃鸭,无病各家。”这一习俗既符合中医养生理念,又因鸭肉肥美,成为夏秋之交的时令美味。
2.祭祖祈福:中元节与丰收感恩
处暑前后恰逢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有祭祖、放河灯等习俗。古人认为此时阳气渐退,阴气始生,需祭祀祖先以求庇佑。许多地方会设香案、焚纸钱,或在河边放灯,寄托对逝者的思念。此外,农家也会祭拜土地神,感谢丰收在即,祈求秋收顺利,感恩土地赐予五谷。
3.出游迎秋:登高望远散暑气
处暑后,天气将转凉,民间有“出游迎秋”的习俗,人们登山、郊游,感受初秋的清爽。古人称此时为“辞暑”认为适合登高望远,如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处暑节气人们或漫步湖边,或登高远眺,赏风景迎秋风。这一习俗让人们从炎夏过渡到凉爽秋季,驱散最后一点暑气。
4.调整作息:早睡早起防秋乏
处暑后,民间强调调整作息,以顺应“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黄帝内经》云:“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此时昼夜温差增大,早睡可养阴气,早起则顺应阳气升发,避免“秋乏”。许多地方还有“处暑不露宿”的禁忌,认为夜晚寒气渐重,露宿易受凉。
处暑的习俗既蕴含了顺应天时的生活智慧,也诉说着张弛有度的生活美学。
处暑·登高
处暑虽已出伏,但暑气未消,天气依旧炎热,古人称处暑为“辞暑”,认为适合登高望远。赏秋的邀约散落在高低错落的峰峦间,江苏这些山秋色正好。
南京 紫金山
紫金山雄踞南京城东,自古便是名胜之地,紫金山山阴是天然的低温储藏室,风从山谷深处漫上来,轻轻一拂,便带走了最后一丝暑气。灵谷寺深径的苔藓始终含着未蒸发的晨露,无梁殿拱券下的穿堂风自带南北朝的石窟体感。紫霞洞岩缝渗出的水汽与民国摩崖石刻的墨迹彼此浸润,石壁上“仁者乐山”的题字都沁着水痕。登顶紫金山,极目远眺,整个城市的风景尽收眼底,山间层层叠叠的树影将暑气隔绝,是登高辞暑的好去处。
苏州 穹窿山
穹窿山为苏州第一名山,主峰“箬帽峰”素有“吴中之巅”之称。作为苏州第一高峰,这里林深树茂,竹海如涛,俨然一座天然的“清凉结界”。山间古木参天,空气中飘荡着松针与竹叶的清香,每吸一口都带着沁凉的草木气息。行至茅蓬坞,更觉凉意袭人——幽深的竹林隔绝了暑气,山泉叮咚,飞瀑生风,连石阶都透着丝丝凉意。登顶眺望,山下热浪蒸腾,而山中却清风徐徐。
常州 茅山
俗话说:“要好运,到福地洞天——茅山”,九霄万福宫作为茅山道文化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都是游人朝山敬香必到处。茅山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说,峰峦叠嶂的群山中,华阳洞、青龙洞等洞中有洞,千姿百态、星罗棋布的人工水库使茅山更显湖光山色,可谓“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
步入茅山森林,仿佛一头扎进了绿色的避暑秘境,绵延的竹林如绿色浪潮般涌动,驱散夏天最后一点暑气,阳光透过竹叶间隙洒落,形成斑驳的光影画卷,更添一份幽静。碧水如镜,青山浮水,鸟语花香,行人缓缓,立体环绕的天然白噪音让人纯粹地沉醉于这片森林氧吧,感受难得的清凉与宁静。
镇江 南山
“烟雨南山开画本”,这是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对南山风景名胜区的评价。风景区内重峦叠翠;茂林修竹,兼具幽深、古朴、素雅、与明朗秀丽的特色,素有“城市山林”之称。躲进镇江南山的绿野仙踪,沿着招隐寺旁的石板路,缓缓而行,光影斑驳,仿佛天然的遮阳伞,温柔地遮蔽着阳光。早上七点左右,光线柔和,南山少了喧嚣,多了几分宁静,道路两旁的树木,拂去了夏日的燥热。
连云港 花果山
玉女峰是花果山主峰,是江苏省最高峰。《云台补遗》云:“双峰耸立,东曰‘清风’,西曰‘玉女’,为云台主峰。”登上江苏最高峰玉女峰,吹一吹自然肆意的八面来风,感受高处的清凉,时间仿佛也变得缓慢,可以静静欣赏周围的壮丽景色。玉女峰的七十二洞,如同天然空调,每一个洞穴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故事,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还可以享受天然空调带来的凉爽。
徐州 云龙山
云龙山是苏北一带的名山,山上巨石嶙峋,林壑幽美。 云龙山有九节山头组成,南北走向,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 苏东坡任徐州为太守时,常登山览胜,醉卧山石。 他写并书“放鹤亭记”碑文现存山中。登顶后微风荡漾,更觉凉爽惬意。
此外,云龙山索道是徐州绝佳的落日打卡点之一。乘坐索道上山,便可俯瞰云龙湖和云龙山的美景,下山后可前往云龙湖畔,沿湖散步休闲,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微风拂面的惬意。
登高远眺,不仅能欣赏到壮丽的山河景色,更能涤荡心灵,洗去暑日的烦闷。处暑登高,不仅是身体上的舒爽,更是心灵上的升华。此刻,不妨走进山间,在山水间拥抱秋高气爽,将暑日积攒的黏腻烦闷一一涤荡。
编辑/樊芷菁 海报设计/唐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