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打造更高水平绿水青山 为群众幸福“加码”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提出20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的生态治理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改善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了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两山”理念引领下,江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的新路径、新模式,以美丽江苏建设为引领,开启生态环境的系统治理之路,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今,绿水青山,正日益成为江苏百姓坚实的幸福靠山。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各地要持续呵护好生态底色,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群众的家园更美丽更宜居。要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修复的监管机制,通过共建共享实现保护生态“人人有责”,并化为自觉行动。要充分借助大数据、AI等智能化手段,更高效更精准地织牢织密生态防护网,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何实现“两山”价值的转换是一道必答题。各地要统筹做好经济生态建设,走出一条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之路。通过全域旅游的打造,让自然生态美景成为“引流密码”,实现“点绿成金”;通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种植业等,催生“美丽经济”,富裕群众的“钱袋子”;通过加快培育智慧农业、智慧环保等新兴产业,形成生态资源产业化经营与产业发展绿色化转型的良性造血机制,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唯有做大做强“金山银山”,才能让“两山”理念成为实现共享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各地要做好顶层设计,不断创新构建绿色发展长效机制,确保生态资源路径转化成果得到共享、可持续发展。同时,要积极探索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良性循环机制,营造更高水平的绿水青山,让生态这碗饭吃得更长久,让生态红利托举群众的幸福生活。

让美丽可感可触可享,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群众,各地要坚决扛起责任担当,以真干实干巧干建设更多“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江苏“实景图”。(汤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