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江苏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一块刻有这样十个大字的柱石尤为引人注目。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淮安水利枢纽以生态之美促发展之变,实现了从单一水利功能枢纽向综合性水利风景区的华丽蜕变,开启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
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内有近30座水工建筑物,发挥着兴水利民功能的同时,也以“千里淮河水工实境博物馆、千年运河江苏最美水地标”的形象,成为展示江苏水文化、江淮特色与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
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立交工程实现了水工程与水文化的有机融合,现代水利工程文化、淮河文化、运河文化与江淮地域文化在此交汇,“上漕下洞”的巧妙结构造就船行其上、水行其下的神奇景象。
水泵广场则是将淮安二站工程加固改造拆除的闸门、水泵设施零部件进行实体展陈,由水利设施的水利功能转向讲述水工故事,让淘汰的闸门、转子、叶轮等机组原件又“活”起来了。
在这里,“江河哺育人民,人民守护江河,人水和谐共生”的理念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每一处水利设施、每一寸生态环境的生动实践。2004年,淮安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2021年,淮安水利枢纽成功创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2023年,淮安水利枢纽成功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依托淮河安澜展示馆、泵站水闸文化广场、水立交运河文化广场等水情教育载体,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并逐步成为广受师生欢迎的水文化研学场所,成功实现了水利工程向水文化地标的转型,有力推动了水旅融合和谐发展。
作者 陈静雯 巫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