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阳光透过梧桐叶,在南京树人学校附属小学的教室里洒下斑驳的光影。讲台上,一个藏蓝色身影格外醒目。她正是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二板桥派出所新和园社区的社区民警华海珍。
守护好每个孩子,守护好幸福的种子
“孩子们,还记得刚刚阿姨告诉你们的‘安全密码’吗?遇到陌生人要带你去找爸爸妈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华海珍满脸微笑地和同学们进行着安全知识问答。“找老师,给爸爸妈妈打电话确认……”台下的孩子们把手举得高高的,争着回答。
2019年任社区民警以来,每年开学季,华海珍都像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任课老师,细致收集整理最新的涉及未成年人保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用火用电安全等知识,认认真真打磨安全知识宣讲教案。然后到一个又一个教室,向不同年级的小朋友宣讲防范知识。开学的几天,几乎每天她都走上万步。华海珍说:“每个小朋友都是家里人的心头宝,小朋友的安全关系着一个个家庭的幸福,我每多走一步、多叮嘱一次、多确认一下,能让师生家长多放心一点、让小朋友们更安全一点!”
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宣传工作,是暑期里华海珍心头的头等大事。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和学校老师座谈,一遍又一遍地和学生们交流,让她长期霸榜微信运动步数前三名,也让华海珍成为小朋友们“我该怎么办?”安全知识情景剧的“好导演”,小学生漫画说法律的“策划人”、教师家长微信群里“以案说法”短视频的“收集者”和“放映员”。
社区民警作为法治副校长,是荣誉更是责任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华海珍深深地知道心理健康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重要性。作为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华海珍特别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积极发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特长,每周进校开展“护学护心”活动,长期对5名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我已经是初中生了,我长大了,我以后一定努力做个警察!”华海珍与小张(化姓)的相识,是源于2023年的一次入户走访。小张的奶奶拉住华海珍:“警官,能请您跟我孙子谈谈吗?”老人红着眼眶说出困境——小张父母离异后分别外出务工,孩子只能跟着爷爷和她生活。升入五年级后,一向乖巧的小张变得叛逆厌学,成绩一落千丈,让老两口愁得睡不着觉。
在与小张的交流过程中,华海珍注意到,小张的课本上画满了警察漫画。“你的梦想是当警察吗?”就是这句话,成了华海珍与小张沟通的突破口。此后的两年里,华海珍的执勤本上多了项“额外任务”:每周上门跟小张聊天。为了跟小张拉近距离,华海珍利用周末时间带他参观派出所,向他介绍各种警用装备,用警察故事慢慢打开小张的心门。“想当警察,就得先把书读好!”华海珍的话,小张默默记在了心里。
渐渐地,小张上课不再捣乱,作业能按时完成,成绩也稳步提升。今年夏天,小张拿着初中录取通知书,第一时间跑到社区警务室:“华阿姨,我离警察梦又近一步啦!”
平凡的岗位,默默的坚守,华海珍用忠诚、奉献收获了师生们的认可和信任。阳光穿过窗户,洒满了她的办公桌,一盆孩子们手工制作的铃兰花,仿佛挂满了童真的赞许——这是孩子们给予这位法治副校长最特别的教师节礼物。
通讯员 鼓公宣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顾元森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