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海之滨到西北山塬,虽山河相隔,却阻不断亭湖区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之间日益深厚的协作情谊。
自结对以来,在东西部协作战略的引领下,两地以产业协作为引擎,以人才交流为纽带,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在黄土高原上携手铺就一条坚实的振兴之路,书写着动人的“亭印佳话”。
区域“手拉手”产业共繁荣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如何破题?亭湖区驻印台帮扶工作组立足当地实际,以一张张“特色牌”叩开经济发展之门。
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种植大棚内,一垄垄整齐排列的水果西红柿挂满枝头,果实圆润、红亮饱满,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光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王军介绍,基地年产量达11万斤,产值30余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以上,成了带动村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的新支柱。
作为苏陕协作项目,惠家沟村集体经济设施大棚建设凝结着亭湖智慧。2023年,亭湖区驻印台帮扶工作组经多次实地考察,按照“先行试验、示范引领、逐步推广”思路,指导该村建成首座大棚,并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专家现场“把脉”,试种多个新品种。最终,“西农美味610”脱颖而出,亩产超2万公斤,约为当地品种亩产量的3倍。
去年,惠家沟村利用苏陕协作资金,建成运营村集体经济设施大棚项目,配套深加工车间,形成独具特色的水果西红柿产业,带动该村村民实现稳定就业或灵活务工。亭湖区驻印台帮扶工作组还牵头对接西安市场,推动大幅度提升西红柿收购价。“现在我们利用10月底西红柿拔蔓后的‘空窗期’,轮种青菜、菠菜等,每年还可增收5万元。”谈及亭印协作帮扶带来的变化,陈王军感慨不已。
在印台,一批闲置土地、厂房资源被盘活利用,老铝厂后厂区拆改扎实推进,工业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耐高温合金钢铸件、铝固废资源循环利用等一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崖尧村柿子树下农耕体验园、王石凹遗址文化体验建设项目将研学体验、精品民宿与传统农牧业有机结合,填补当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空白……近年来,亭印两地产业协作进展顺利、成果丰硕,累计实施协作帮扶项目144个,落实资金8700余万元,打造出一系列亭印协作优秀案例。
人才“双向跑”发展动能足
产业协作之外,人才交流为印台区注入新活力。
印台区方泉小学三年级教室里,来自亭湖新区实验小学的支教教师周晶晶正带领学生探索AI绘画的奇幻世界。今年8月,周晶晶踏上为期一年的支教征程。“三年级是奠定学生数字素养基石的重要阶段,我将引领孩子们安全、智慧、创造性地遨游数字世界。”周晶晶表示,希望通过一年的支教,把更优质的教育带到印台,与支教团队共谱教育新篇。
授人以渔,步履不停。近年来,亭湖区先后选派160余名教师、医生、农技人员等专业人才赴印台区帮扶交流,积极投身印台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教团队分享“优学在亭湖”经验,助力打造“优教印台,学在北关”教育服务品牌;支医团队躬耕一线,传播护理新知识、新技能、新概念;支农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宣传推广设施瓜果蔬菜种植技术,助力产业发展。
亭湖倾囊相授,印台亦主动“取经”。2024年起,两地持续开展“百名干部东部行”活动,印台区分批选派领导干部、业务骨干来亭湖区学习招商引资、项目管理、营商环境优化等经验。以南京大学环保产业基地、龙净科杰、万帮储能等19个现场教学点为平台,开展专题授课、现场观摩、研讨交流等,助力印台区党员干部提升应对新挑战的思维与能力。
人才穿梭如织,协作活力奔涌。截至目前,两地镇村、学校、医院、园区等结对达32个,在电商培训、劳务协作、名医共育、捐资助学等领域持续拓展,有效促进人才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
钱包“鼓起来”协作实效强
金秋九月,印台区阿庄镇塬圪塔村“五星精品果园”迎来丰收季。百亩苹果树长势喜人,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散发出淡淡果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剑介绍,去年零星挂果仅套袋1.2万只,今年已增加到25万只。
这座果园是苏陕协作“四方双结对、共建示范村”工作成果之一,由亭湖区五星街道五星村投资300万元,塬圪塔村争取110万元协作资金共同建设。创新采用“飞地果园”合作模式——塬圪塔村果业技术服务队全程管护,五星村袁隆平农业专家团队提供科技支撑。亩均效益由原来的1万元提升至5万元,带动周边种植户人均年增收4000元。
立足果园发展基础,塬圪塔村探索“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主体+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收益分配等机制,盘活闲置荒废果园,重建苗圃大棚,持续拓宽群众增收路径。
“亭湖区五星村的持续帮扶,不仅解决生产资金难题,更建起500吨仓储冷库。最关键的是,为村里打通面向东部市场的销售渠道,并通过电商平台打响‘陕果入苏’品牌。”王剑表示。
这些年,乘着消费帮扶东风,印台苹果、大樱桃、羊肚菌等特色产品“飞”越千里,从黄土高原来到长三角,进驻各大商超,直达百姓“果盘子”“菜篮子”,最终转化为当地农户手中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为进一步打开盐城市场,亭湖区累计举办印台特色农产品专场推介会7场次,在盐城金鹰国际购物中心、鲜果优品水果超级工厂、华东农贸市场等地设立直销点及专柜20余个,1.2亿元农特产品通过“印货进亭”走进长三角,赢得广泛赞誉。
亭湖区还持续深化劳务协作,依托印台区特色资源、传统技艺和地域文化优势,创新“果业、陶瓷+旅游”融合发展模式,重点培育“耀瓷工匠”“印台果农”劳务品牌,累计带动就业创业超万人。通过“就业直通车”“红石榴就业”专场招聘、“下乡入村送岗位”等系列活动,先后帮助500余人在江苏就业。选派专职讲师赴印台区开展农业技术、职业技能培训等10余场次,推动750余人在陕西省内就近就业。
跨越千里续写深情,携手山河共赴未来。一笔笔帮扶资金落地生根,一个个援建项目开花结果。这条蜿蜒千里的“共富链”,不仅联通市场与资源,更紧密两地人民的情感纽带。展望未来,亭湖与印台必将同心协力,共同绘就新时代跨越山河、心手相连的东西部协作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