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漫评:让“菜篮子”“果盘子”真正鼓起农民“钱袋子”

金秋九月,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云南会泽县的马铃薯破土而出,江苏姜堰区的芡实铺满水塘,河南临颍县的辣椒缀满枝头……从南到北,从田间到市场,一个个沉甸甸的“菜篮子”“果盘子”,不仅装满了百姓餐桌上的期待,更化作农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绘就出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若要达成“菜篮子”“果盘子”丰产的成果,科技赋能是最关键的推动力量。在河南临颍县,1万余亩辣椒通过直播种植与“麦椒套种”技术改进,农药和用水量减少30%以上,每亩干辣椒产量稳定在800到1000斤,增收近3000元;云南会泽县推广机械化采收马铃薯,72.5万亩马铃薯采收效率大幅提升,总产值达30亿元。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升,2024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3.2%,整体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阵。只有把先进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让“土专家”跟上新潮流,才能让每一寸土地释放出更大价值,让“菜篮子”更丰实、“果盘子”更优质。

“菜篮子”“果盘子”要增值、农民要增收,唯有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径,才能让农产品“身价倍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多次强调产业振兴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鼓励各地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江苏姜堰区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芡实等水生蔬菜产业。眼下,顾高镇80亩芡实进入成熟季,该产业每年可吸纳20名农户务工,带动务工农户年增收约2万元;山东肥城市围绕“一颗桃”做文章,串联“种植采摘—精深加工—文旅体验”全链条,开发桃胶、桃酒等衍生品,打造“桃花节”“采摘季”IP,让“小桃子”催生出“甜蜜经济”。农业农村部积极推动各地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深入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上述举措为各地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持。

“菜篮子”“果盘子”产业长效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利益联结,其核心落脚点在于让农民得实惠。吉林省汪清县通过“产销对接+安全护航”模式,打通果蔬田间到超市的“直通车”,减少中间损耗,实现“农户增收、市民受益”双赢;近日,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在杭州启动,活动将从9月持续至11月底。当前,多地正通过建立合理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民打造产业链上的稳定收益点,既激发其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也为“菜篮子”“果盘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田间地头的丰收景象,到农民脸上的幸福笑容,“菜篮子”“果盘子”里装的是民生,连的是民心,鼓的是“钱袋子”。如今,乡村振兴正处在关键时期,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指引。只要我们持续锚定本土特色、深耕科技赋能、创新利益联结,就一定能让更多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广阔市场,让更多农民在丰收的喜悦中迈向更红火、更富足的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