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2025网络强省建设优秀实践成果宣传展示活动在南京启动,来自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先后走进南京、常州、无锡、南通、盐城等地一线,集中探访、深入挖掘江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的生动实践。
新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浪潮奔涌而来。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影响着千行百业,重塑着市场生态。从工程监管到工业生产,从政务管理到产业链协同,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逐步由概念走向现实,成为江苏建设网络强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是破解行业痛点的“金钥匙”。面对传统行业中长期存在的痛点、堵点,人工智能展现出强大的破题能力。通过智能感知、实时分析和自主决策,AI能够深入行业核心场景,实现质量提升、成本降低和效率优化。在常州,江苏小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信号MEMS无线三轴温振无线智能传感器,成功解决了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监测难题,让设备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南京中邮通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打造的“智慧工程监管低空机载AIoT终端系统”,将无人机遥感与AI识别深度融合,构建起“空—地—端”一体化监管网络,精准解决了偏远复杂地形项目“勘察难、管控难、安全难”等问题,显示出数智融合在解决现实难题中的巨大潜力。
当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智能管理平台在提升运营与安全水平方面的价值同样愈发凸显。随着数字化进程加速,网络安全、内容安全成为必须守牢的底线。人工智能凭借其快速识别、精准判断和自动处置能力,正在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的防护体系。常州市武进区的“五盾五服”AI智能管理平台,能够自动分析日志、判断威胁、生成方案,大幅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央视国际网络无锡有限公司旗下的清晏审核智能云平台则依托百万级资料库以及人脸识别、机器学习等AI技术,有效规避内容安全风险,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链实现深度融合与转型升级,已成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无锡市国联金属材料市场有限公司打造的“荟链”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提供从智慧交易、智慧物流到供应链金融的一站式服务。自上线以来,平台已吸引超9000家企业及30余家大型国企入驻,帮助产业链整体运营成本降低约15%,清晰展现出平台化、生态化服务对传统行业转型的拉动效应。
透过媒体团的镜头和笔触,不难看出,无论是在生产一线、服务中枢还是后端的网络安全保障,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正悄然改变着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推动社会从“数字化”走向“数智化”,从“单点应用”走向“系统协同”。未来,随着更多场景的打开与更多主体的参与,数智网联必将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汇聚成流,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