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青年是关键变量。当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正以“双型”城市建设为重要抓手,深度聚焦青年思维、青年元素与青年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一系列工作,持续激发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过去五年,海门把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用政策红利为青年搭台,用服务温度为青年赋能,在产城融合中为青年开辟了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也借青年之力让城市发展的活力持续迸发。
产业留人有“厚度”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海门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大力度开展项目招引,汇聚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了先进金属材料、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生命健康、智能装备、高端纺织五大优势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两大成长型产业和多个未来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生态。层次分明、活力充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更成为青年逐梦成长的优质沃土。

在这里,青年人各展其才:青年设计师突破传统纺织局限,在功能性面料、绿色纺织、时尚设计等领域施展才华;青年技术人员近距离体验实验室成果到工业化生产的全链条转化过程;青年工程师有机会参与高水平项目研发,在攻克技术难题中快速成长;青年科研人员依托完善的研发平台与创新资源,投身前沿领域研究,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青年技术人才参与智能化生产线的设计与调试,接触人工智能、算力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
更重要的是,海门坚持聚焦全区重点产业链需求和企业需要,推进岗前培训与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十四五”以来,共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5万人,发放培训补贴1868.9万元,持续提升青年的职业竞争力。
创新创业有“力度”
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是城市活力的“孵化器”。海门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搭建高能级平台、厚植创新土壤、完善服务供给,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青年人才倾斜,让他们在丰富的实践中茁壮成长。

平台赋能,让青年人才发展从“单向输血”转向“自我造血”,形成“群雁齐飞”的成长矩阵。海门集微产业创新基地已成功入驻麦思威、瀚思瑞、英尔捷等17个项目;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获省级及以上奖项4项;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累计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288名、大专生127名,获评省重大创新载体研发平台。海门主动跨江融合,加大与上海、苏南地区的协同创新力度,构建沿江科创带、謇公湖科教城、东布洲科学城、省级机器人特色小镇等多个创新平台,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跨区域、高层次的交流合作空间。

在服务细节上,海门以“绣花功夫”打磨为青年服务的每一处细节,用不断升级的诚意为青年在海扎根发展扫清堵点、注入信心。海门坚持“活动搭台、人才唱戏”,连续多年精心举办“东洲英才创业周”、“东洲智行”巡回引才、“东洲智荟”项目路演,“海智杯”“海创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为怀揣梦想的青年人才搭建创业舞台,累计支持1万余人成功创业。政策支持上,海门更以“真金白银”的诚意构建起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保障体系,先后推出“海门人才新政10条”“海门1+1人才政策体系”等重磅举措,从项目资助、场所保障、贷款贴息、生活津贴、购房补贴、安居保障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
不仅如此,海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保障更加完善,为青年提供从婚恋交友、集体婚礼、子女就学等“一条龙”服务,进一步筑牢青年扎根海门的“幸福底座”。
新业态崛起有“热度”
近年来,海门敏锐捕捉到青年人的消费需求,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大力培育引进高质量文体旅项目。很快,足球、电竞、动漫、影视等数字文化体育产业“无中生有”、破壁出圈,多元的消费场景吸引年轻群体纷至沓来,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内涵,激发了城市活力。

位于海门经开区的海门电竞中心是Hero久竞电子竞技俱乐部的赛事主场,主场馆可容纳千余名观众,配套餐饮、娱乐、购物等多元业态,可提供一站式观赛体验。当前,海门正全力打造集赛事运营、战队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电竞产业生态圈,推动电竞产业从“赛事热闹”向“产业长效”转变,让青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尽情感受电竞的激情与魅力。
在动漫领域,以海门高新区为核心,引入17家动漫企业,累计孵化动画项目30余个。成功创立“东布洲国际动画周”这一活动品牌,吸引了《大圣归来》《哪吒》《大鱼海棠》等知名动画制作团队以及动画行业领军人物参与其中。海门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也带动了动漫衍生品消费。
足球产业的发展为海门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运动活力。作为江苏省乃至全国唯一被省级政府命名的足球特色小镇,海门依靠完善的青训体系,着力打造赛事基地、产业基地和消费基地,让青年有更多机会参与足球运动、感受足球魅力。
影视产业的布局为海门增添了浓厚的“文艺气质”。海门充分挖掘自身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以及张謇文化历史底蕴,吸引謇公湖影视基地项目、东布洲影视基地项目相继落户。当前,这些影视基地正全力打造集剧本创作、拍摄、后期制作、发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既吸引年轻游客打卡,又为青年提供就业机会,还通过影视镜头让更多人认识海门、爱上海门。
这些新业态的崛起,如同为海门注入了鲜活的“时尚基因”,不仅让城市空间更具吸引力,更让年轻群体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与认同感,进一步夯实了海门“活力新城”的发展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