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扎根“日常”,奔赴“经常”,融入“平常”:一辆直通车的120次文艺奔赴

广场上,悠扬的歌声仍在回荡;古镇里,戏曲的一招一式带来沉浸式的艺术享受;校园中,舞台上的精彩演绎引得孩子们笑声不断……

十月的江苏城乡,“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早已不是偶尔造访的新鲜事,而是百姓习以为常的文化日常。江苏省演艺集团的文艺工作者以“日常”的扎根、“经常”的奔赴、“平常”的融入,让文艺悄然成为点亮城乡文明的新光源。

图片

“假期特供版”,如约而至

从最初节庆节点的温情相伴,到如今每逢佳节的如约而至,“假期特供版”演出已成为群众翘首以盼的文化约定。今年国庆假期恰逢中秋,“双节”相逢,更为“茉莉花开”的舞台平添团圆喜庆的别样光彩。

10月3日晚,连云港东海县西双湖畔,“国庆中秋汇晶彩 茉莉花开喜联欢”文艺演出如约上演。男子群舞《出击》铿锵有力,女子群舞《年年有余》柔美灵动,歌曲《在茉莉花盛开的地方》《但愿人长久》深情动人。更有江苏省演艺集团艺术家与东海本土文艺爱好者联袂献唱《花好月圆夜》《水晶》,现场观众情不自禁随旋律轻声哼唱,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

随后,10月5日、6日,文艺直通车接连驶入宿迁沭阳与南京栖霞古镇——前者奉上“迎中秋民乐音乐会”,后者则以昆剧折子戏专场延续江苏中秋戏曲晚会的余韵。沭阳县花乡广场灯火璀璨,丝竹悦耳;栖霞古镇古意盎然,六百年昆曲雅韵令往来游客流连忘返。

值得一提的是,沭阳两场演出仅相隔6天。面对时间紧、档期临时调整等挑战,扬州、泰州、宿迁片区省级联络员陈东坦言:“我们紧急调配人手,反复与当地沟通节目编排与主持串词,最终确保两台演出圆满呈现。”

图片

图片

文化+市集,体验互动更“走心”

继9月27日在仪征月塘镇成功探索“文化+”模式后,10月10日晚,“茉莉花开”再度走进仪征陈集镇芸台广场。由集团歌剧舞剧院带来的精彩演出,与台下热闹市集交相辉映:特色美食、非遗手作、趣味互动、本土农产品展销齐聚一堂,为村民献上一场集文化享受与愉悦消费于一体的秋日盛宴。

而在海安胡集街道谭港村文化广场,集团京剧院量身定制的专场演出同样人气高涨。叫好声、掌声此起彼伏。演出间隙的互动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演员们拿出戏服、头饰供村民近距离观赏,并现场演示戏曲化妆技巧。围观村民踊跃提问,兴致盎然。从“看热闹”到“懂门道”,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这场别开生面的京剧专场,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中焕发新生。

文艺“种”进基层,文明悄然生长

“以前看专业演出要跑远路,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如今,“茉莉花开”的芬芳已遍及江苏的社区、村头与广场。在“中国二胡之乡”无锡梅村,集团通过送演出、派驻艺术家、党建结对等方式,持续输送省级优质文化资源。走进梅里小剧场看话剧、听音乐会,已成为梅村百姓的新日常。

据悉,自“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启动以来,江苏省演艺集团已成功举办120余场演出,悄然将文艺的种子播撒于基层沃土,让文明的新绿在日复一日的浸润中静静生长。

当桂香渐淡、冬意初显,“茉莉花开”的故事,仍将在城乡的烟火气中,续写温暖而绵长的新篇章。

通讯员 虞秋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