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车遇到的小确幸,是什么呢?是距离很近却没有被拒单,是一辆干干净净的车,是被师傅顺手送到了单元楼下,抑或是瘦弱女生被帮忙拎起行李箱……在南京,两名入行不久的网约车师傅张映忠、陆小光,就是凭借这样日复一日地用心服务,先后两次获评南京网约车优质服务驾驶员,斩获“紫金星”荣誉。
“紫金星”,是南京出租汽车服务“宁好运”品牌矩阵中,对司机服务质量的最高认可。截至今年11月底,南京出租汽车行业已有3652人次获评“紫金星”。他们的故事里也许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却凝聚着平凡接单路上一个个暖心的瞬间。师傅们用点点微光汇聚成闪耀的“紫金星”,诠释着南京一线交通人的温度与坚守。
本不载宠物,他看着大狗却说“快上车”
49岁的张映忠是土生土长的南京溧水人,握着网约车方向盘的3年半里,他心里装着的不仅是路线导航,更是乘客的急难愁盼。

2022年,此前做生意的他,为了能兼顾家中生病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开始转型跑网约车。“跑车时间灵活,能送孩子上学,也能随时陪老人复查,心里踏实。”张映忠说。这份对家庭的责任,也化作了服务乘客的细心与耐心。
最让人动容的一次,一名女士抱着胳膊脱臼、哭闹不止的儿子,身边还跟着牵着一只大狗的小女儿打车就医。张映忠本有不带宠物的习惯,但看着男孩痛苦的模样,他二话没说:“快上车,我开快点!”七八公里的路程,他稳稳把控方向盘,一路安抚乘客情绪,很快就赶到了溧水区中医院。送完乘客后,他默默赶去洗车店,花了一个小时反复清洗车内的狗毛,为下一名乘客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
张映忠乐观健谈,遇到外地游客,他会像朋友一样,热情推荐他们到江东门纪念馆参观、品尝本地特色小吃,为他们讲述城市的历史与烟火气;面对喝醉酒的乘客,他不纠缠、不辩解,静静倾听,看到下车后东倒西歪的客人,还会细心联系其紧急联系人,直到确认对方安全后才放心离开。
细心服务高龄老人,家属发来红包致谢
45岁的陆小光来自连云港灌南,为了陪伴在南京的妻子和女儿,他成为了一名网约车司机,这一干就是近3年。从最初租车跑单,到如今全款买下一辆电车,这个苏北汉子的跑车之路,充满了踏实与坚守,也藏着打动人心的温柔细节。

他的车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那是他特意准备的车载香片;车内永远一尘不染,“乘客坐进来舒服,我心里也舒坦”;看到乘客带着大件行李,他总是忍不住要下车帮忙,“咱从事的是服务行业,能搭把手就搭把手”。
去年冬天,他接到一笔特殊订单:一名80多岁的老人刚出院,家人用轮椅推着他,要去万寿附近的老小区。陆师傅没有停在小区门口,而是循着导航,小心翼翼地穿过狭窄的巷道,一直送到老人楼下。停车后,他又帮忙展开轮椅,扶老人下车,看着老人安全进入楼道,才放心驾车离开。后来,老人家人不仅给了他五星好评,还发了感谢红包。“这是我跑车以来收到的第一个红包,原来红包长这样。”说到这首个红包,陆小光眼里依然闪烁着欣喜的光芒。
拿下“紫金星”的背后:他们“服务分满格、投诉为零”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两名师傅有着许多的共同点:他们不拒单,快车单、特惠单都欣然接单;不设接单区域限制,南京大街小巷都有他们车轮驶过的痕迹。他们车里永远备着干净的抹布,接单间隙总会随手擦拭,保持车内整洁;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或坐轮椅的乘客,总会主动下车开门,小心翼翼地帮忙安放行李;乘客要求送到小区单元楼,哪怕需要在小道上多绕几圈,也从不推辞。
“服务分满格、投诉为零”,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藏着他们“让乘客满意”的朴素初心。
“第一次拿到‘紫金星’时,我跟老婆孩子炫耀了好久”,张映忠笑着说。这份荣誉让他在同行中更有底气,不少年轻司机常来请教服务技巧,他总会倾囊相授:“别拒单、多包容,乘客满意了,口碑自然就来了”。
“紫金星”于两位师傅而言,不仅是一份荣誉和额外收入,更是对职业价值的肯定。它像一颗种子,在司机群体中生根发芽,让“用心服务”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它也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平凡职业中的不凡坚守,让乘客感受到出行路上的温暖,更让司机们在奔波中找到了归属感与成就感。这份激励,正化作方向盘上的星光,照亮每一段前行的路程。
记者手记
出租车接单本是日复一日地平凡往复:相同的城市街巷,相似的载客路程,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只有柴米油盐般的平淡日常。但正是在这份“平常”里,“一如既往”的坚守才更显珍贵——不因订单距离近而拒载,不因乘客有特殊需求而推诿,不因重复的服务而敷衍。把平凡的事做细、把平淡的服务做暖,本身就是一种不凡。“紫金星”的设立,正是为了让更多平凡接单路上的暖心坚守被看见、默默付出的温柔服务被铭记。“紫金星”的荣誉之光,照亮了司机们的职业尊严与价值,也温暖了城市交通的出行之路。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