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在郑州启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文旅惠民乐民 共享美好生活”,围绕劳动节、暑期、国庆节、春节等重要节点,举办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并举办专题主场活动,推出特色文旅活动及惠民措施。当嵩山脚下的春风裹挟着黄河奔涌的涛声,奏响了扩内需促消费的恢宏乐章,全国消费市场的活力得以激发,不断重塑文旅消费的新生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消费潜力,文旅可谓是重要的发力点。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继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5%,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文旅产业可谓是颇受关注。
从故宫文创年销售额创新高,到西安大唐不夜城假期日均客流量超30万人次,再到贵州“村超”收获世界关注,文旅消费正在打破传统边界,形成融合科技、文化、生态的复合型消费场景。文旅产业的乘数效应得以充分展示,对餐饮、交通、住宿等行业的拉动效果充分体现,不仅带动了就业,还形成了“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县域经济新模式。
创新机制,释放消费潜能,正是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的发力所在。精准布局构建起全年消费促进体系,当“五一”消费周与春节消费月的梯次衔接,形成“周有活动、月有主题、季有高潮”的消费节奏,不仅契合人们的休假,又能实现文旅消费从节日性爆发转向常态化增长。当节假日集中旅游出行,转变成常态化旅游,文旅消费必定“四季常青”。
当惠民政策与文旅品质提升形成良性互动,各部门携手推动文旅发展迈入了新的台阶。从全国总工会发布工会助力职工文化和旅游消费措施;到中国气象局发布“五一”踏青赏花旅游路线;再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携程、抖音等推出“五一”文旅消费活动及惠民措施……文旅消费的“开关”已经被打开,通过制度创新释放消费潜力,借助科技赋能提升消费体验,依托文化浸润升华消费价值,我们已经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促进体系。文旅消费也从经济的动能,升华为幸福载体,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进程中,书写了新时代的民生答卷。
春潮澎湃活力足,文旅消费正当时。这场覆盖全国,贯穿全年的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已超越传统产业发展。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创新实践,从金融工具创新到数字基建革命,文旅消费正在构建不一样的消费体验与发展模式。当山东的牡丹花海遇上“一部手机”游云南,当西安的“盛唐密盒”对话敦煌的AI壁画修复,中国文旅经济正以“文化为魂、消费为体、科技为翼”的全新姿态,向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而全速前进。(李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