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苏坤轩)金秋十月,菊黄蟹肥。近日,随着2025年阳澄湖大闸蟹正式开捕,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再度成为长三角地区美食与休闲旅游的焦点。今年,尽管大批量上市稍晚,但得益于良好的生长环境,巴城大闸蟹膏黄更为饱满,预计全镇产量将达2700余吨。昆山市巴城镇农村工作办公室水产工程师荀志慧表示,今年巴城大闸蟹全产业链规模目标有望突破60亿元。以此为契机,巴城正式推出《巴城品蟹图谱》,精心策划6条一日游、2条两日游线路,串联起“水乡、露营、艺术田园、街区、湖畔”六大品蟹场景,并举办系列趣味赛事,推动品蟹之旅从单一味觉享受向深度文化体验全面升级。

蟹业根基:从“五统一”富民到“白玉”创新
巴城的蟹经济,根植于阳澄湖16.39平方公里的优质水域。作为闻名遐迩的“中国阳澄湖大闸蟹之乡”,巴城全镇大闸蟹养殖面积达3.225万亩,与1.1万亩水稻田共同绘就“稻香蟹肥”的田园美景。通过“统一蟹种、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监管、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巴城铺就了一条“实打实”的富民路径。
蟹农徐先生对今年的收成信心满满:“虽然大批量上市稍晚,但产量比去年更高,预计我的10亩围网养殖塘产量可达3000斤左右,四两公蟹、三两母蟹上规格的比例超六成。”这只小小的螃蟹,已催生巴城380多个交易码头、1300多家餐饮饭店,带动一个电商产业园3万多人就业,拉动产业年收入40多亿元,成为镶嵌在乡村振兴画卷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巴城积极拥抱科技创新。今秋,由上海海洋大学团队选育的“白玉蟹”在巴城成功试养。这种通体洁白、煮熟前后色泽不变的蟹中“显眼包”,因其蟹肉中鲜味物质含量远超普通大闸蟹,带来了加倍鲜甜的味觉体验,其背后“金榜题名”的美好寓意,更为巴城蟹文化增添了雅致一笔。

文旅融合:图谱引领,六大场景解锁沉浸体验
巴城的魅力,远不止于售卖一只蟹。今年,依托《巴城品蟹图谱》的发布,游客可以按图索骥,深度体验六大品蟹场景,将单纯的味觉享受升华为一场沉浸式的江南生活美学。
水乡烟火之趣:在蟹舫苑等临水餐厅,亲手挑选刚出湖的大闸蟹,品尝清蒸原味。蟹黄在舌尖满溢,四周是欢笑声与蒸腾蟹香,水乡最质朴的烟火气与极致鲜美在此刻完美交融。

湖畔露营之乐:于阳澄湖畔,在错落有致的帐篷下,就着湖光山色品蟹。耳畔或许有音乐萦绕,身体随着旋律轻轻摇摆,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诗意化为现实中的惬意片刻。
古风雅集之韵:追寻文人雅士遗风,在亭台水榭间品蟹时赏一曲昆腔,品一盏清茶,蟹肉的鲜甜与琴棋书画的雅事相互浸润,风雅至极。
老街闲适之味:踩着巴城老街的石板路,推开茶馆的门,点一份花雕醉蟹作为下午茶。酒香醇厚与蟹肉甜糯交织,配着清茶慢品,时光仿佛在此放缓。
田园本真之宴:深入白墙黛瓦的村落,在“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境中,享用一桌以蟹为主角的农家宴。满桌菜肴尽显食材本真之味,品尝的是地道,更是乡愁与满足。
画舫游湖之逸:乘上画舫,随波轻晃于阳澄湖上。精致的蟹味点心佐以湖风,看水鸟掠过水面,与友人笑谈天地,整艘画舫便成了承载自由与惬意的移动客厅。

多元赋能:节庆赛事激活全域旅游
巴城的丰富性,通过一系列节庆赛事活动得到充分展现。国庆期间,“巴城有好市”集市在蟹舫苑开市,拉开了金秋蟹季系列活动的序幕。“金爪擒王”捉蟹绑蟹趣味赛、“巧手之王”拆蟹达人争霸赛等互动活动,邀请蟹农、餐饮从业者与美食爱好者同台竞技,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极大地增强了文旅活动的黏性与趣味性。
紧随其后,2025“中正杯”首届长三角鳗鲤湖公开水域游泳挑战赛成功举办,数百名“泳士”在清澈如画的鳗鲤湖劈波斩浪,为巴城增添了活力四射的运动名片。据统计,仅今年“十一”小长假,巴城镇所有景区就接待游客19.7万人次,同比增长31%。
此外,英雄航天员费俊龙家乡的“星野小筑”航天科普馆,为旅程注入探索宇宙的宏大叙事;祖冲之路的“手缝双面呢羊绒大衣”产业,提供了品蟹之余的时尚寻宝体验;因热播剧《北上》而声名鹊起的飞鸟北上茶馆,其“醉蟹茶席”更是将品蟹的风雅推向极致……多元业态共同构成了巴城超越品蟹的深度探索空间。

“品一只蟹,赏一座城”。昆山市巴城镇正以蟹为媒,通过《巴城品蟹图谱》与系列创新活动,将品蟹体验与自然景观、传统文化、休闲娱乐巧妙融合,让这场寻味之旅升级为更深层次的文化邂逅。这不仅提升了“巴城大闸蟹”的品牌附加值,更成功将舌尖上的“流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留量”。这个秋天,来巴城,您将带走的不仅是满口鲜香,更是整座水韵小城的秋日美学与丰饶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