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内蒙古能源产业体系向“新”而动

记者近期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个盟市采访调研发现,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内蒙古在做好传统化石能源供应基础上,立足自身优势不断加强新能源产业建设,逐渐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以风电、光伏、储能、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能源产业和供应体系正向“新”而动。



走进卓资县大唐国际发电场,鳞次栉比的风机随风转动,横竖成行的光伏发电板整齐地排列着,熠熠生辉,好似一片蓝色的海洋,正源源不断地为国家电网输送着“血液”。资料照片

  勇于探索 能源供给向绿色低碳转型

  从空中俯瞰,112万块深蓝色光伏板,密密麻麻铺就在起伏的黄土地上,蔚为壮观。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布尔台采煤沉陷区,这片曾经生产出1.75亿吨煤炭的矿山,如今成为年发电量达9亿度的光伏发电基地。

  “布尔台采煤沉陷区是公司最大的集中连片采煤沉陷区,在做好传统生态修复工作的同时,我们希望这里能继续产生经济效益,让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国家能源神东煤炭集团生态环境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李强说。

  综合地形地势、光照条件和采煤周期性等因素后,2020年9月,当地政府与矿企在划定的4.2万亩综合治理基地上,引进了3家专业公司进行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2021年11月,被重新命名为“天骄绿能”的光伏发电项目在布尔台采煤沉陷区实现并网发电。

  从“乌金”到“绿电”,布尔台采煤沉陷区的转型只是内蒙古能源供给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的缩影。

  近一段时期以来,内蒙古以调整电力供应结构为抓手,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30年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发电总量。

  位于黄河南岸、库布其沙漠东部的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两期共10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基地已于2021年全部建成,年发“绿电”可达20亿度,在有效治理库布其沙漠面积达6万亩的同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8万吨。“作为库布其沙漠重要的光伏产业发展基地,这里在未来也将是新型电网建设的有力支撑。”达拉特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能源产业发展室主任高健说。

  2021年,内蒙古实施了锡林郭勒盟700万千瓦外送风电基地、乌兰察布600万千瓦风电基地等一批标志性重大新能源项目,并启动研究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新安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保障性并网以及市场化消纳规模超4000万千瓦。全年新增并网新能源装机371万千瓦,新能源总装机达5446万千瓦,比重达35.2%;新能源发电量11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8%,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连续多年领跑全国。

  为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内蒙古在电力外送量17年位居全国第一的基础上,持续扩大新能源电力外送规模。目前,内蒙古新能源电力外送范围覆盖华北、东北、华东、西北地区,实现了电力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

  “2022年内蒙古将推进新能源倍增行动,建立多元化并网机制,加快园区自备电厂、高耗能企业‘绿电’替代,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全年力争新增新能源并网规模2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提到40%左右。”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综合规划处处长张洪轶说。

  延展链条 新能源产业走向全链条发展

  “2022年,内蒙古将加快实施重大能源项目建设,计划实施亿元以上能源项目262个,约占内蒙古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40%。”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副局长陈铮说。

  陈铮表示,内蒙古今年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发展,强化“风光氢储”4条重点产业链的发展,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促进新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协同建设。

  近年来,内蒙古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把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和运维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一体化推进新能源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

  今年年初,位于鄂尔多斯市蒙苏经济开发区的上汽红岩鄂尔多斯基地天隆工厂正式投产。作为上汽红岩首个新能源氢能重卡“智慧工厂”示范项目,这一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推动鄂尔多斯市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绿氢生产输出基地和燃料电池重卡应用基地。

  “随着上汽红岩氢能重卡的投产下线,我们园区已经具备了新能源重卡和动力储能电池的初步生产条件。”鄂尔多斯市蒙苏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何宏治介绍道,未来当地将围绕新能源汽车以及动力储能电池、氢燃料电池发展上下游产业,逐步形成“风光氢储车”的产业集群。

  打造“风光氢储车”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是鄂尔多斯在发展新能源全产业链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也是内蒙古高标准建设新能源产业链决心的体现。

  如今,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已成为内蒙古打造高端化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一过程中,内蒙古同步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和通辽打造装备制造基地,推动“链主”企业将产业配套、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放到内蒙古建设,加快发展能源产业链缺失项目、延伸项目和升级项目。

  与此同时,通过规范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秩序,内蒙古科学规划建设新能源项目,统筹安排各区块开发时序,集中在鄂尔多斯、巴彦淖尔、阿拉善、通辽、赤峰等地打造高水平蒙西、蒙东新能源基地,优先支持全额自发自用和不占用电网调峰空间的市场化并网消纳项目。

  发力储能 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

  地处内蒙古中部的乌兰察布市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当地风能资源为国家一类风能资源区,有效风场面积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技术可开发容量约5000万千瓦,适宜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而太阳总辐射仅次于青藏高原,属于“资源丰富区”,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和潜力,初步估算的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在8000万千瓦以上。

  “自‘十三五’以来,乌兰察布充分利用新能源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乌兰察布市发改委二级调研员康占英说。

  截至2021年12月,乌兰察布新能源装机规模达739.9万千瓦,其中风电582.5万千瓦、光伏157.4万千瓦,占全市发电装机的48%,高于内蒙古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良好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乌兰察布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基础。鉴于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储能为代表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成为乌兰察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全新发力点,也成为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标志。

  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三峡现代能源创新示范园的“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记者看到一排排储能集装箱放置于此,而这里也是乌兰察布发力新能源储能的重要技术试验基地。

  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现场工程师张志军说,试验基地目前有20个集装箱,其中15个布置在储能厂房内部,包括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水系钠离子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三种类型的储能系统及相关配套设备,其余5个布置在室外,包括锂离子和超级电容混合储能、固体锂离子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等三种类型的储能系统及相关配套设备。

  目前三峡集团已联合了国内20余所科研机构针对当前新能源行业需解决的储能技术、并网技术、一体化调度技术、商业模式等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和示范,在乌兰察布市共设计建设13个科研示范项目和2个实验室。“未来,我们将依托乌兰察布的试验基地,研究论证各类型储能形式的可能性。”张志军说。

  2021年年底,位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首批机组并网试运行,该项目作为当地“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建设规模200万千瓦,包括170万千瓦风电项目和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配套建设55万千瓦×2小时储能系统。

  “这个项目分为4个‘风光储’单元,共建设1个智慧联合调度中心和4个升压储能一体化站,是国内首个储能配置规模达到千兆瓦时的新能源场站。”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副总经理周渊说,“这一项目也是储能技术在乌兰察布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应用。”

  康占英表示,未来乌兰察布将积极发展储能,推进储能在源、网、荷侧的应用,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