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常州:抢抓农时,万物“耕”新正当时

“再等几天寒潮结束,这块小麦田我就放心了!”立春已过,气温回升,风和日暖,常州市经开区横山桥镇武禾专业合作社的小麦长势喜人,一派生机勃勃。田块负责人朱建良表示,合作社种了1000多亩冬小麦,已顺利越冬,今年小麦出苗率高,收成肯定比去年好。

绿色通道、免费农资、智慧大脑……常州各地的农人们抓农时、促生产,一幅繁忙有序、盎然生机的春耕图正在田间地头、大棚基地徐徐展开。在希望的田野上,常州各区多方协力,精耕细作,齐抓春耕备耕,激发农业潜力,守住粮食安全,成为龙城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绿色通道”全力保障农资通关

眼下,常州正抢抓农时,全力保障农机、种子、化肥等进口农用物资通关,以备春耕。记者获悉,今年1月,常州海关共验放进口农用机械货值超340万元。

近日,常州海关关员快速验放了一批中小马力农用拖拉机机械零部件,这批零部件被组装成中小马力拖拉机后,将被运往黑龙江、新疆等地,用于春耕生产。货物通关之“速”,让收货方爱科(常州)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很满意。

中小马力拖拉机适用于玉米、水稻、棉花等作物的耕作,可有效提升作业效率。为助力此类农用物资高效通关,常州海关提前设立了专人专岗,摸排企业需求,主动对接,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解决通关疑难。货物通关时,采用“两步申报”等便捷模式,设立“农用物资绿色通道”,采取24小时预约通关、随到随检、合格即放,进一步缩短通关时间,确保农资及时投入春耕。

告别寒冬,进口蔬菜种植产业也日渐兴旺,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来源。为保障进口种子引种安全,同时不耽误播种,常州海关严把生物安全关,与入境口岸海关实现信息共享,确认口岸检疫结果,同时对涉农物资“提前介入、高效审核、全程跟进、快速通关”。遇到进口货物需要取样送检的问题,海关采取将货物放入指定隔离点、担保验放等举措,尽量减少种子滞港时间,为今年春耕贡献通关“加速度”。

“免费农资”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为实现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绿色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月13日,武进区供销合作联合社工作人员来到前黄镇文体活动中心,开展“推进农资统一配供 助力农业绿色发展”行动。

此次活动主要为前黄片区10家水蜜桃种植大户免费发放农药。王小军在祝庄村承包了60亩地种植水蜜桃,对种植技术颇有研究,每亩收益2万元左右,2022年被评为武进区水蜜桃示范基地。领到免费农药的他开心地说:“桃树开花后正需要杀菌和施肥,这次农资发放太及时了,对果农来说是很好的福利。”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供销项目资金实效,倡导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在推进全区农业高效发展过程中注入供销力量,武进区供销合作联合社制定了《关于做好2022年武进区农资统一配供(农药集中采购)工作的通知》。武进区供销合作联合社合作指导科科长岳益超介绍,这笔奖补资金将采用直接物化补助形式,为武进区水蜜桃种植核心区域内水蜜桃产业联盟成员(种植户)统一配供农资。

根据武进区气候特性、桃树品种特性及种植特点,结合生产上常见病虫害发生情况,经摸底调研、桃农代表座谈交流、专家咨询等方式形成统一意见,武进区供销合作联合社此次集中采购配供的农药为保秀叶(苯甲·吡唑酯悬浮剂)。经前黄、洛阳、礼嘉和雪堰镇基层农合联申请汇总,统配农户46家,统一配供面积达3000余亩,价值12余万元。

“供销社采购绿色农药进行统一配供,是为引导更多农户使用绿色农药,保障食用农产品源头安全,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推广供销社肥料农药集中采购、统一发放的模式,让老百姓享受更多实惠。”岳益超说。

下一步,武进区供销合作联合社将促进肥料供应结构优化、施肥方式转变和新肥新技术应用扩大,推广高效、低毒、环保农药新品种,打造绿色农资服务品牌。

“智慧大脑”探索传统果品种植新路径

“吃”的是椰糠,“喝”的是营养液,“睡”的是“高架床”,“住”的是“智能房”……在位于洛阳镇阳湖村的“植物工厂”——常州市沃方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红颜、香野、“白雪公主”等多个品种的草莓正在“享受”着别样的“智能生活”。

走进沃方智慧农业的草莓大棚,春意浓浓,清甜的香气扑鼻而来。前来采摘草莓的市民纷纷脱去厚重的冬衣,尽享采摘的乐趣和盎然的春意。在这里,温度恒定在28℃~30℃,草莓全部生长在高约1.1米的架子上。整个大棚内看不到一丁点泥土,均采用无菌基质栽培,有效避免了土培病害和杂草生长。“草莓是容易染上病虫害的果品,这种种植方式大大减少了农药使用。”沃方智慧农业负责人邵震慧介绍,占地约10亩的草莓大棚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和环境调控系统,精准控制水肥的供给,为草莓提供智能高效的生长环境。

不远处是占地约20亩的番茄种植大棚,此时番茄也已经进入成熟期。番茄藤以悬挂的方式进行无菌基质栽培,间距为1.5米,不仅美观,还能节省空间。番茄亩均产量为10吨,是传统种植方式的2倍多。在智慧科技的加持下,共30多亩的草莓和番茄大棚仅需4~5名工人进行日常园艺和采摘工作,大大节省了人力。“草莓下市后,我们计划种植精品西瓜,提高智慧大棚的利用率。”邵震慧透露,同时,沃方智慧农业还将启动二期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智慧农业投入。

记者了解到,沃方智慧农业项目之所以能顺利落地,得益于阳湖村将村民手中的土地流转至村集体,为壮大集体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发展智慧农业,不仅能给村集体经济增收,还能作为示范项目,带动村里葡萄、水蜜桃等传统水果种植转型升级。”阳湖村党总支书记费益方告诉记者,阳湖村村民大多从事水稻、葡萄、水蜜桃等农作物和果品种植。下一步,阳湖村将以沃方智慧农业项目为引领,辐射带动传统果农走上现代化种植之路,同时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以智慧化、数字化方式打造现代农业样板,让村民感受到智慧农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姚程玉)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