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新时尚”变为“新日常”,南通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

现代快报讯(记者 花宇)5月26日,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街道虹东社区上演“垃圾分类‘粽’动员”特色活动,将端午民俗与环保理念深度融合。当天,南通启动2025年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现代快报记者从南通市城管局了解到,本次活动以“分类齐参与,低碳新时尚”为主题,通过系列创新实践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引领市民共建美丽家园。

活动现场,杭州益趣志愿者化身“分类导师”,结合节日场景细致讲解:“粽叶、粽绳属于其他垃圾,粽子馅和糯米则是厨余垃圾,连粽子包装都有专属分类标准。”生动的案例让居民表示:“原来分类有这么多学问。”

在包粽子互动环节,居民围坐成圈,手中粽叶翻飞,垃圾分类知识也在热烈讨论中悄然传递。工作人员穿梭其中,实时科普分类要点,让传统习俗成为垃圾分类的“活教材”。活动尾声,数百份分类宣传手册发放到居民手中,为日常生活中的分类实践提供指引。“一边包粽子一边学分类,这样的节日活动既有趣又实用!”居民王莉拿着宣传手册感慨道。

当天,走进“爱回收·爱分类”通州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可回收物在这里被精细分拣为80多个品类,日分拣量可达300吨以上。“居民在前端将可回收物分类投放,我们在末端将分拣完成的可回收物压缩打包,再直接送到有资质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再生。”“爱回收·爱分类”的工作人员向金沙街道居民代表和物业工作人员讲述可回收物收集、中转、分拣、利用的“点—站—场”全过程。

如皋市垃圾分类科普展馆,一场生动的垃圾分类互动体验正在进行。通过现场参观、垃圾分类小课堂,学生们听取讲解、观看视频、学习操作技巧,现场利用可回收物制作工艺品,体验变废为宝的全过程,心中对环境保护的“火苗”正悄悄燃起,垃圾分类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深深扎根。通过“小手拉大手”,逐步实现“一个人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面、一个面带动整个社会”,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

今年以来,南通城管系统坚持“抓重点、提质效”,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下沉基层,通过零距离服务,将复杂的分类标准转化为居民易懂易记的实用指南。据悉,南通将持续完善分类体系,强化宣传引导,让绿色低碳生活从“新时尚”变为“新日常”,为打造宜居城市注入生态动能。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