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履职记|全国人大代表蒋立:走出“含绿量”更高的品质出海之路


“当前中国能源行业硬实力较强,我们正在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更足、‘含绿量’更高的品质出海之路。”2月18日,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工商联主席、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分享了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心得:“作为一名来自民营企业,同时也是新能源行业的人大代表,学习了总书记的讲话,我深受鼓舞、干劲十足,对未来充满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蒋立

无油磁悬浮冷水机组、数据中心冷却风墙……当天,现代快报记者走进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展厅,一系列绿色科技产品助力产业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绿色环保”“节能降碳”,这是蒋立时常挂在嘴边的两个词。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蒋立带了6个建议上会,都获得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关注和认真办理。“在会议期间或是会后,国家相关部门以电话或短信的形式给了我很温馨的回复。”蒋立举例说,“《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下,推动区域协同降碳的建议》,生态环境部的工作人员专门打来电话,就建议的具体内容和我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沟通,让我感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对代表建议的高度重视。”

 蒋立介绍绿色科技前沿产品

新质生产力如今是一大热词。蒋立认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有完善的体系,二是离不开高科技人才。围绕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去年蒋立带来了两个建议。一个建议是《以结果导向打造人才国际化竞争力来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另一个建议是《加强品牌人才建设》。“这是我和江苏省人社厅负责人共同完成的,就是推动企业品牌人才的专业培养评估考核机制。有了品牌人才,制造能量才能被激活。”

从业30多年来,蒋立见证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中国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蒋立说,绿色可再生能源与绿色经济不仅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作为民营企业,必须积极拥抱绿色转型,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持续创新研发,推动企业向低碳、智能、高效方向迈进。

 蒋立查看产品实时运行情况

2024年,蒋立利用全国人大、省市人大组织的代表集体视察、调研等活动,对相关行业进行了调研。“同时我也以企业家的身份先后到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参观学习,了解行业先进经验,增强国际视野,不断思考行业的未来发展,形成了一些建议。”蒋立说,中国的新能源产业目前走在全球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需要各方面扎扎实实地去推动建设。今年全国两会,蒋立将提交多条与此有关的建议,比如《建设“三零”示范场景推动“双碳”落地见效的建议》。“三零”指的是零碳园区、零碳社区、零碳乡村,“我们要不断探索、先行先试,在发展中植入绿色基因,让江苏、长三角的绿色发展经验在全国乃至于全球形成一个示范。”

作为南京市工商联主席,蒋立聚焦民营经济发展,今年将带来《尽快建立健全民营经济发展统计监测体系,及时跟踪了解统计分析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建议》。“企业的合规发展是方方面面的,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需要的竞争力,在日常运营当中能够看得见。期待能够建立相关统计监测体系,加强企业合规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这对未来国家和社会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非常重要。”

【记者手记】

“变”与“不变”

纵观蒋立过去的30多年,从作为一名工程师“死磕”技术到到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深度思考献计献策,他一直深耕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和企业一起迈出品牌强国的坚定脚步,以创新引领发展,勇立世界潮头。

蒋立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民营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最大东风。在此背景下,企业不断夯实前期积累下来的基础,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作为绿色企业的掌舵者,只有树立全球眼光,企业才能赢得未来。近年来的每年春节,蒋立几乎都是在国外度过的,因为做“出海”业务,就意味着春节期间“不打烊”。从2024年1月27日开始到2025年2月16日,蒋立的足迹延伸至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工厂,一方面了解天加国外工厂的研发和运营情况,另一方面向其他企业“取经”。

终一生,成一事,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带领企业坚持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蒋立的情怀与坚守,是他坚持的“不变”。而作为一名新能源领域的人大代表,不断创新、拥抱世界,引领企业和行业在转型中稳健发展,不被淘汰,这是他的“变”。在“变”与“不变”中寻求可持续发展之道,是蒋立在“走出去”过程中乃至中国更多新能源企业需要思考的课题。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卢河燕/文 马晶晶 刘畅/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