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走进白氏家族,感受诗礼传家力量,快报小记者解开千年家风密码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雷洋 记者 葛小林)9月27日,由常州市文明办、市妇联、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与现代快报社联合发起的“常州名门家风家训研学行”活动迎来第二站,数十名现代快报小记者走进常州白氏家族,在古色古香的宗祠建筑中、在代代相传的家族故事里,解开这份跨越数百年的家风密码,感受白氏家族“懿亲睦宗、治生修学、诗礼传家”的精神力量。


宗祠访古:触摸跨越五百年的家风印记

“大家看,这三尊雕像分别是我们白氏的始迁祖白继昇、明朝末年户部尚书白贻清,还有明朝弘治年间官拜刑部尚书的白昂。”刚走进白氏宗祠,作为宗祠管理员白耀春便热情地迎了上来,他指着宗祠正厅的三尊雕像,为快报小记者们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家风对话。

白氏宗祠原为明朝刑部尚书白昂专祠,由其子白埈(镇国将军)于明弘治三年(1490)主持建成,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十三世孙白禹等在此创建宗祠,并题写“白氏宗祠”及堂号“仁荣堂”匾额;1916年,十八世孙白驹主持筹款修祠,江南大儒钱振锽亲笔书写的“白氏宗祠”横匾至今仍悬挂于大堂之上。“祠堂还办过小学、乡政府,甚至棉织厂、印刷厂,后来因为年久失修变得破败。2007年5月,我们白氏族人共同出资,在原址上重新改建了这座晋陵白氏宗祠。”白耀春的话语中,满是对家族文化的珍视。


小记者们被宗祠里的字画、碑刻和白氏名人风采墙所吸引。“这是明孝宗钦赐的御碑敕谕,上面写着对刑部尚书白昂‘宏裕之量,明达之才’的评价。”白耀春介绍。据了解,白昂在弘治年间主持治理黄河水患,筑堤疏导黄、淮河水入海,还在高邮段运河开凿复河筑堤50里,人称“白公堤”,从此漕河上下数十年无大患,至今仍让高邮百姓受益。“白昂公不仅治水有功,还赈灾济众、为官清廉,他留下的‘懿亲睦宗、治生修学’家规,一直影响着我们后人。”


“这位是中国竹刻工艺大师白士风,他的竹刻作品可是国家级非遗;这位是建筑大师白元琪,参与过很多重要建筑的设计;还有传染病专家白鹤鸣、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专家白生翔……”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会长、常州家谱馆馆长朱炳国也来到现场,为小记者们讲述白氏后人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故事,小记者纷纷发出惊叹,眼中满是敬佩。


家训润心:聆听代代相传的精神箴言

常州白氏家族的家风家训为“敬祖宗、重懿亲、睦宗族、勤治生、修学业、笃亲亲”六大方面。“‘睦宗族’提醒我们,要敬老扶幼,不恃富贵疏贫夫,保持公正谦逊;‘重懿亲’告诉我们,要尊重伯叔婶姆、兄嫂,照顾家眷子女,帮助孤寡之人;‘勤治生’要求治家者早起,管好家中大小事务;‘修学业’则强调‘不读诗书难修身,不知道义难践行’,不管是习文还是学武,都要专心致志。‘笃亲亲’是对待至亲不厌贫,要尽力扶持,非礼之事坚决不能做,患难古旧应当记得感恩……”白耀春为小记者们解读家训内容,还结合家族故事让抽象的文字变得生动起来。

“大家知道吗?我们白氏家族在明、清两朝可是出了不少进士。”白耀春的话引起了小记者们的好奇。原来,自宋代迁常始祖白继昇卜居晋陵以来,白氏家族便以诗礼传家,创下了“七代科名”“父子进士”“四世进士”的佳话。


据介绍,“七代科名”指白坷、白昴、白圻等七代人均中举;“父子进士”是说白玢与子白金皆中进士;“四世进士”则是指白昂、白圻、白悦、白启常四代都考取进士。“前后一共有13名进士、2名尚书,这些荣光的背后,正是‘勤奋治学’‘笃行立学’家风的代代滋养。”白耀春说。“第一次在宗祠感受到一个家族的传承兴旺!我看到墙上繁多的名字,都是白氏历代以来在各行各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我不禁想,为什么白氏能延续这么久而且很出名。原来他们都在践行家风家训,我也要向他们学习。”来自常州市怀德苑小学的巢铭轩说。


活动现场,白耀春还给每名小记者赠送了一本讲述白泰官故事的书籍。“白泰官是我们白氏家族的传奇人物,他行侠仗义、乐于助人,留下了很多为民除害的故事。”拿到书籍后,小记者们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研学践行:让千年家风照亮成长之路

“白氏家族为什么能做到九百余年家风不辍?”“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践行‘节俭持家’的家风?”“除了白昂,白氏家族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贤?”在互动提问环节,小记者们纷纷举起小手,将心中的疑问一一抛出。白耀春和朱炳国耐心地解答每个问题,还结合当下的生活场景,引导孩子们思考家风的现代意义。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节俭’依然很重要,比如吃饭不浪费、随手关灯、爱惜学习用品,这些都是‘节俭持家’的体现。”朱炳国告诉小记者们,家风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白氏宗祠里有一支‘白扬轩’人民调解队,他们就是在践行‘行善济世’的家风,用自己的力量帮助邻里解决矛盾。”小记者们纷纷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下这次研学的收获。

IMG_5882.JPG

“我知道了‘诗礼传家’的意思,以后要多读书,做一个有文化、有道德的人。”“白昂公治水的故事让我很感动,他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我也要学习他的奉献精神。”孩子们稚嫩的话语中,满是对家风的理解与认同。

据了解,“常州名门家风家训研学行”活动旨在通过走进常州本土名门望族,让小记者们了解本土历史文化,近距离感受家风家训的魅力,从家族故事中汲取成长力量,也将优秀家风融入日常。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