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当大多数人还在规划行程时,徐州经开区早已凭借多元业态融合与精准消费场景营造,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具吸引力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全区文旅商体各大板块全面开花,人气、消费、口碑实现多维爆发,交出一份充满含金量的“双节成绩单”。
国庆期间,经开区整体接待游客量依然庞大,重点商圈、景区持续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据统计,蟠桃山景区假期8天累计接待游客总量突破37万人次,同比增幅显著,山东、河南、安徽等周边省份游客纷纷前来打卡,区域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消费市场同样表现抢眼。经开区通过“文体旅商”多元融合策略,成功撬动消费动机,展现出强大的消费韧性和市场吸引力。
传统景区与新兴商圈协同发力,构成了经开区假日经济的双引擎。蟠桃山景区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登山祈福、拍照打卡,景区内汉服体验、素面、市集等项目广受好评,日均接待量持续高位运行。
淮海环球港成为戏剧爱好者的聚集地。徐州首届城市戏剧节在这里隆重上演,《大风汉歌》《寻找勇气宝石》《解忧公主》等优质剧目轮番登场,吸引众多家庭观众和年轻群体。演出期间场内座无虚席,掌声与笑声不断,戏剧节相关话题在本地社交平台持续发酵,形成强烈的“剧场效应”和二次传播。
宜家徐州商场巧妙抓住“金九银十”家装旺季,推出“秋季家装节”大型促销,超千款产品低至85折,叠加“满千减百”消费券的双重优惠,激发市民焕新家居的热情。商场内样板间和货架区人流如织,购物车满载率明显提升,销售额同比实现跨越式增长。
迪卡侬金龙湖店作为运动休闲消费的代表,假期迎来销售高峰。跑步、骑行、露营类装备销售火爆,儿童运动产品及家庭健身器材同样需求旺盛。店内体验式消费特征明显,顾客停留时间长,转化率显著高于平日,折射出健康消费理念的持续深化。
泰隆商业街则凭借地道徐州味征服游客味蕾。地锅鸡、米线、炸串等特色小吃店铺排起长队,不少游客拉着行李箱直接前来打卡。街区夜间人流较白天增长明显,“美食+旅游”模式有效延长消费时段,提升单客消费水平。
汽车消费市场迎来一波小阳春。在经开区系列促消费政策助力下,各大4S店看车、试驾人流络绎不绝,销售人员应接不暇。家庭换车需求集中释放,新能源车型关注度显著提升,汽车展销活动带动相关产业链消费同步增长。
金龙湖夜市作为夜间经济的主阵地,每晚人声鼎沸,直至深夜依然人气不减。
各小吃摊前队伍蜿蜒,文创手作、互动游戏等多元业态同步发展,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夜间消费需求,成为经开区“夜经济”品牌的重要支撑。
经开区在双节期间推出多项促消费活动,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切实降低消费成本,激发消费意愿。秋季消费券发放活动覆盖餐饮、零售、家居等多个领域,核销率走高,有效激活了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各大商业体也积极自主策划营销活动,通过折扣、满减、赠礼等形式吸引顾客,全域促销氛围浓厚,消费者获得感强烈,“消费在经开”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游客的优先选择。
假期期间,经开区全面加强市场监管、交通疏导与安全巡查,重点商圈周边增派管理服务人员,保障消费环境秩序井然。
经开区国庆假期的亮眼表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区域长期坚持规划引领、业态创新与服务优化的必然结果。通过推动文旅商体资源互联互通,经开区成功打造出多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消费地标和特色品牌,形成强大的资源集聚效应和品牌输出能力。
从蟠桃山的文化意境,到环球港的戏剧盛宴;从宜家的实用美学,到迪卡侬的运动活力;从泰隆街市的烟火气息,到金龙湖夜市的璀璨灯光。
经开区正以其多元、包容、创新的城区特质,精准对接消费新需求,持续培育增长新动能,成为推动徐州假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个假期,经开区用实打实的数据和口碑证明这里不仅是徐州的产业高地,更是充满欢乐与活力的文旅体验新地标。
通讯员 经开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