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南京首次上线“弹性转子护栏”,单方事故多发匝道改造后首月“清零”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宁交轩 记者 王瑞)此前,南京绕城公路花神庙枢纽南向西(即江宁驶向三桥方向)匝道整改施工,优化出新标志标线和配套设施。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施工首次在互通匝道上应用弹性转子护栏用以降低事故损失,这在全省也尚属首例。截至 9 月 15 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施工完成以来,该匝道内未发生一起单方事故,实现首月 " 清零 "。

承载大流量,下坡 + 连续弯道

南京绕城公路日均承载 15 万至 16 万辆次机动车流量,其中花神庙枢纽不仅是沪蓉高速与宁宣高速两条大动脉交汇点,在早晚高峰期间还有大量往返通勤的市内车辆经过,由南向西(即江宁驶向三桥方向)的匝道日均流量达到 4 万辆左右。交管部门介绍,该匝道是一条下坡急转弯和连续弯道,限速 40 码,驾驶人一旦车速过快操作不当极易导致车辆失控引发事故。



△匝道改造前

事故多发的问题引起了交管部门重视。根据南京交警高速三大队统计,今年以来,该匝道内每月都有车辆失控导致相关事故,并造成车辆和护栏损坏。

过弯需谨慎,控速 + 缓打方向

居住在江宁区的市民李先生每天都经过绕城公路上下班,近期他注意到,花神庙枢纽往三桥方向的匝道似乎 " 大变样 ",尤其是弯道两侧的橙色护栏更显得样式新颖。对李先生来说,这条匝道既是通勤必经之路,也是留下深刻记忆的地方。2022 年 3 月 17 日下午 5 时,李先生驾驶私家车经过绕城公路花神庙枢纽机场转三桥方向匝道时,因为着急赶路而不自觉地加快了速度,忽然,他感觉方向盘变轻,车身不受控制地滑向了路右侧,直到撞上护栏后才逐渐停下。



△匝道改造后(出新转子护栏与减速标线)

在南京交警高速三大队处理事故时,交警详细地询问他事发时的天气、失控瞬间的方位、车速以及驾驶员的操作等具体细节。李先生心有余悸地表示,幸好没撞到其他车辆,自己也系着安全带没有受伤," 感觉过弯时失控了 "。从此以后,每次经过这个匝道,他都格外留心。

数据做支撑,测算 + 制定方案

在交管部门的精细统计中,类似李先生这样的单方事故逐渐被汇总、分析,并排查相关隐患。自 " 百日行动 " 开展以来,南京公安交管部门结合当前南京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制定实施了精准预防夏季道路交通事故十五条措施,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紧盯事故多发路段开展排查和安全评估,总结并落实 " 一点一策 " 优化整改。

交管部门发现,在花神庙枢纽这条匝道,早晚高峰期间因驾驶人操作不当、疏于观察导致的事故占比明显偏高,尤其在阴雨天气发生的事故占比接近一半。高速三大队副大队长张建坤介绍,前期主要是每隔 8-10 米对该匝道坡度进行测量,掌握横坡倾角浮动值,完成数据调研后,再挖掘数据背后的风险隐患,并以强化标志提示、减轻事故损失为目标对该处弯道进行精确调整。

经过现场测算,结合事故数据支撑,通过对路面平整度、磨损程度、圆曲线半径、纵横坡、标志标线及两侧绿化生长分布情况等等一系列影响车辆安全通行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交警高速三大队协同南京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江南公路二站确定改造方案。

针对性调整,出新 + 视觉引导

针对部分车辆过弯道时因操作不当导致失控的问题,本次施工将横坡的路面深度铣刨,调整地表横坡坡度到更精确数值,并采用防滑系数更高的沥青摊铺路面,减少车辆在雨天打滑失控风险。匝道从入口至出口的标线全部出新,在原有标线基础上施划 800 米纵向减速标线,并在匝道入口处增加两组震荡线用于强化提醒,警示驾驶人主动降速过弯。

为给驾驶人提供更广阔的行车视野,匝道下坡段左侧的 1500 余平方米绿化带也被重新修剪。至于让李先生印象深刻的那一抹橙色,则是江苏全省首例应用在互通匝道上的弹性转子护栏,不仅更为醒目鲜亮,而且具有缓冲吸能减少损伤的实际效果。

施工完成一个月来,该匝道没有发生一起单方撞护栏事故。接下来,交管部门还将继续观察实际应用情况,并协同有关部门开展优化整改工作。

(南京交警供图 编辑 王鹏)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