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9大研究课题,探源江苏地域文明



交汇点讯 7月5日至6日,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推进会在常州举行,部署以9大课题探源江苏地域文明,深入揭示江苏地域文明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贡献和独特地位。

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任务分为9大项,其中淮河下游史前文化发展进程研究的地域范围从长江北岸至新沂河附近,以顺山集文化、青莲岗文化、龙虬庄文化等为重点,揭示聚落变迁、社会组织结构演变规律,探讨该区域内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太湖北部文明化进程研究旨在厘清距今6000——4000年该区域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发展脉络,明晰张家港东山村崧泽文化遗址和常州寺墩良渚文化遗址等高等级遗址在社会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阐释该区域在长江下游史前文明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价值;太湖西部史前文化发展进程研究旨在全面掌握以骆驼墩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分布范围和规律,细化骆驼墩文化内涵、分期和类型,探索研究其源头和发展去向;宁镇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重点明确北阴阳营文化、点将台文化内涵,构建宁镇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和年代标尺,探讨与周边文化的交流和影响。


与会代表参观常州寺墩遗址发掘现场

与会代表参观常州寺墩遗址发掘现场


除上述4项史前时期项目外,历史时期也有5项江苏特色项目入选,其中吴文化吴国形成与发展研究以城址、高等级墓葬、大型聚落为重点,揭示吴文化、吴国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史脉络,阐释吴文化、吴国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贡献;汉代郡国城址和陵墓研究重点推进以下邳城和楚王陵等为代表的汉代聚落、诸侯陵园考古学研究,阐释汉文化与汉王朝制度发展演变中的江苏特质,揭示江苏在两汉时期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六朝城市与文明研究将开展相关城址、陵墓、宗教、运河等专项调查勘探和综合研究,阐释六朝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探讨其对东亚文明进程的重要影响;唐宋元明港口与对外交流研究重点梳理张家港黄泗浦、太仓樊村泾、如东国清寺等遗址考古资料,开展扬州城等重要遗址考古研究,揭示“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遗产群的特征,树立江苏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的文化标识;江苏盐业考古研究将揭示古代盐业生产工艺、运输管理的演化,阐释盐业“产、运、销”框架体系,实证江苏地区古代盐业在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与会代表参观常州寺墩遗址文物库房

与会代表参观常州寺墩遗址文物库房


推进会上,省文物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江苏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之一,也是考古工作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先后命名了青莲岗文化、湖熟文化、北阴阳营文化、龙虬庄文化、骆驼墩文化、顺山集文化等一批考古学文化,为进一步研究我省考古学文化谱系打下了基础。在众多考古项目中,草鞋山遗址的发掘第一次从地层学上证明了玉琮和玉璧是新石器时代器物,东山村遗址实证了距今6000年前后明显的社会分层,时代为目前已知国内最早;顺山集遗址发掘将江苏史前文化提前到距今8000多年前……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将努力揭示江苏地域文明独有的内在结构美和深层文化基因,准确阐释江苏地域文明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中的历史贡献和独特地位,为中华文明的深入研究、合理阐述贡献江苏智慧、江苏力量。

记者从推进会上了解到,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成立了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刘庆柱、王巍等国内20余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为课题研究提供学术支持,全省各地也因地制宜,围绕探源工程实施方案制定本地区的研究方向。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李新伟作讲座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李新伟作讲座


伴随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进展,我省将加大对探源成果的宣传推广,运用媒体报道、新闻发布、编撰通识读物等,使考古成果走近公众,利用考古遗址公园等开展公众考古活动,用好博物馆、纪念馆等阵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验活动,通过数字化技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运用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传播展示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人文底蕴和时代风采,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