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援疆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医疗援疆作为对口援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进受援地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是凝聚各族群众人心的民心工程,也是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的“助推器”。
2023年4月底,江苏省第四批第一期“组团式”援疆医疗队20名援疆专家全部抵达克州,20名专家中专业技术人员18名、管理人员2名,均具备中高级职称,分别来自江苏省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中医药研究院、省肿瘤医院、省口腔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业涵盖普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骨科、消化科、口腔科、放疗科、感染性疾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等。经过一周的岗前培训,根据克州人民医院实际工作需要,20名援疆专家正式上岗,在一个月的医疗工作中,有汗水、泪水,更有付出和收获。
万里援疆担使命 接续前行守初心
从江南水乡到帕米尔高原,跨越5000公里,医疗队专家们首先不适应的便是气候、时差和饮食。由于气候干燥,很多专家嗓子发炎、皮肤过敏脱皮、上火感冒、双眼赤痛,早上起床后鼻腔和喉咙里都是血。因为时差,有的专家出现了失眠现象,生物钟很难调整。而饮食习惯的差异,则使不少专家肠胃出现了问题。然而为了援疆医疗沉甸甸的重任,为了临行前那殷殷的嘱托,为了边疆的百姓们,大家下定决心,再大的困难,也要团结一致共同克服!通过一周的新疆风土人情、医院日常管理、政策法规学习培训、医疗科研教学交流、工作要求等,援疆医疗队反复讨论和商议,初步制定了团队工作思路、规划和纪律要求:坚决贯彻落实江苏省委和江苏援克指挥部工作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惠民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内容,在广度、深度、温度上下功夫;在做足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从克州医疗卫生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探索,创造性地开展援疆的“自选动作”,把治病救人、医者仁心这一崇高事业,通过行动将党的温暖传递给克州每一位老百姓。
践行援疆精神 做永葆初心的“中国石”
新一批援疆专家刚刚到岗,就迎来了五一小长假,远离家乡的江苏援疆专家们通过上一堂特殊的党课、看望“白衣圣人”吴登云院长和“人民楷模”布茹玛汗·毛勒朵大妈、参观当地博物馆、边防义诊、查房带教等活动,度过了在新疆克州的第一个节日。援疆专家纷纷表示:这个五一充实而有意义,吴老是第一代援疆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聆听了布大妈守边护边的光辉事迹,很震撼也很感动,我们爱上了这片热土,我们将会继续传承和发扬援疆干部人才奉献精神和实干至上的优良作风,忠诚担当、开拓创新、不负重托,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克州医疗事业跨越式发展努力奋斗,做一颗永葆初心的“中国石”。
5月1日,在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党委书记、克州党委副书记蒋同进,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党委副书记李林的带领下,江苏援克前方指挥部干部人才、江苏援克医疗队一行赴乌恰县看望帕米尔高原上的“白衣圣人”吴登云院长。在乌恰县人民医院二楼会议室,吴登云院长为江苏援克前方指挥部、江苏援克医疗队全体成员讲授了一堂特殊的党课。
5月2日,江苏援克医疗队和克州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一起前往乌恰县斯姆哈纳边防连开展义诊活动,为连队赠送药箱和慰问品。
随后,前往吉根乡看望“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获得者布茹玛汗·毛勒朵大妈。
即便是节日假期,医疗队专家们也一刻不停,安全大检查、医疗查房带教每天都在进行着,保障节日期间医院安全有序运行。
“院包科”聚合力 见实效
援疆医疗队落实“院包科”机制,集中优势医疗资源带动学科发展,工作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明显,完成多个“首例”填补克州空白。
“多亏了援疆专家,把我妈妈从痛苦中救了出来。”50多岁的患者家属紧紧握着援疆医生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这是发生在新疆克州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的一幕。2023年4月26日,新疆克州人民医院骨科收住了一名89岁的老奶奶,老人因腰背部疼痛只能躺在床上不能翻身,十分痛苦,到多家医院求医都建议老奶奶回家行保守治疗。在得知江苏省第四批“组团式”医疗援疆专家已经抵达克州人民医院,家属连忙找了上来。第二天上午,在季晶院长、祁雷副院长、骨科孙智勇主任、麻醉科徐小班主任、心内科唐春平主任和康复科李健主任等援疆专家的综合评估下,经术前多学科综合会诊,为患者制定了最佳治疗方案,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4月27日下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援疆专家徐小班主任应用精准的镇静镇痛麻醉技术为老人实施麻醉,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援疆专家孙智勇主任为患者施行PK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微创手术(克州首例)。手术仅历时不到半小时,大家统一分工合作,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手术时间,成功完成了这一高龄患者的脊柱微创手术。术后6小时后,病房护士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以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ERAS理念)。4月28日上午,在江苏援疆专家骨科孙智勇主任的鼓励和搀扶下,老奶奶小心地坐了起来,紧接着能够戴着腰围下地走路了,腰背部疼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患者当天下午就出院回家了,老人和家属既开心又惊讶,连连感叹“一针治骨折”的微创技术太神奇!
与老奶奶一样,大山深处的建筑工人章先生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援疆专家唐春平主任和当地心血管科一病区医护人员的救治下得到了“新生”。5月的一天上午,章先生突然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和眼前黑懵,他匆忙前往克州人民医院求诊。幸运的是,正值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援疆专家唐春平主任上门诊,经详细的体格检查和仔细问诊检查后,唐主任准确地诊断出章先生患有心律失常、三度房传导阻滞,心率最慢仅有35次/分,这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心脏随时停跳。唐主任立即协调门诊床位管理中心与住院部,通过绿色通道将章先生收住到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并与病区主任陈吉林和介入团队迅速制定了全面的治疗方案。与章先生详细地沟通后,为他顺利实施了”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章先生的症状逐渐改善,他重获健康和康复的希望。他的心脏重新找到了规律的跳动,而援疆医生和病区团队成员的付出成为了他新生命的见证者,在章先生的康复过程中,唐主任始终与他保持紧密联系,给予他鼓励和支持,他们也建立了特殊的情谊。
在季晶院长的正确引领及大力支持下,在援疆专家的帮扶下,克州人民医院心血管科持续创新,不断开展新技术。5月14日再次创新开展克州首例“房颤一站式手术”及首例“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两项四级新手术填补空白,标志着克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起搏电生理治疗方面迈上新台阶、新高度。
5月10日,克州人民医院首例“腹腔镜下巨大肝癌根治术”在手术室内实施,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也是“院包科”成果的展现。57岁的患者就诊时B超显示肿瘤已经接近9cm大小,并且性质不明确。针对患者情况,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援疆专家朱李瑢主任第一时间组织MDT多学科讨论,利用克州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优势,与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专家远程连线会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陈钟主任、常仁安主任、张宇主任、影像科顾红梅主任、介入科袁洪新主任、消化内科曹维主任与当地医生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援疆专家甘振主任一起分析讨论,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在援疆专家麻醉科徐小班主任的保驾护航下,朱李瑢主任和当地医生吾布力主任通过腹腔镜顺利将肿瘤完整切除。患者术后第一日就拔除尿管、胃管进食流质,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患者出院前,季晶院长、祁雷副院长专程来病床前看望患者,患者激动地握住援疆专家的手感谢援疆专家高超的手术技巧为他解除了病痛!
同样,72岁的刘奶奶在江苏援疆医学专家团队助力下,成功接受“中上胸椎侵袭型血管瘤微创手术治疗”,走下了久病的床榻。多年来刘奶奶反复背部疼痛,近半年来口服止痛药也不能缓解疼痛,症状逐渐加重,不敢行走,躺在床上不动不痛,翻身剧痛,十分痛苦。多家医院曾委婉建议患者卧床休息、长期口服止痛药等保守治疗。看着刘奶奶痛苦的样子,家属内心充满了煎熬,把希望寄托给了江苏援疆医学专家团队。医院对此非常重视,针对刘奶奶具体病情,克州人民医院季晶院长和祁雷副院长第一时间建议并组织了MDT多学科会诊。骨科援疆专家孙智勇主任和骨科二病区阿不都萨拉木·阿布都热合曼主任,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援疆专家徐小班主任、心血管内科援疆专家唐春平主任、心胸外科援疆专家冀振春主任和肿瘤(放疗)科援疆专家宋雪主任为患者进行了综合评估,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由援疆专家骨科孙智勇主任为患者施行该例中上胸椎侵袭型血管瘤的微创手术治疗。第二天刘奶奶背部疼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可以在床上自由翻身并能够独立下床行走了,老奶奶和家属既开心又惊讶,连连感叹脊柱微创手术太神奇!
建好人才梯队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传帮带’提升当地医护人员能力水平,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是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瓶颈问题的长久之计。”江苏省人民医院援疆专家季晶院长说。
5月24日,季晶院长专程带领援疆团队和克州人民医院党政办、医疗、护理、人事、宣传、财务、运营、药学等部门负责人到科研教学部查房,认真倾听科室汇报和反馈的意见建议,在交流中发现的工作难点一一记录;对科室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科室存在的工作难点和实际问题进行现场办公,能立即解决的现场解决,暂不能解决的,找出原因,并责成有关职能科室限期解决,职能科室必须全力以赴认真落实。季晶院长表示:科研能力是医院医疗水平的直接体现,推动医院科研教学创新也是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科研和临床紧密相连,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跨台阶发展的根源在科研,要借助援疆后方资源和克州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做对病人有意义的科研,解决疾病的治疗问题,教学相长,提高医院教学和科研能力,以高质量的临床科研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培养过程中,医院也会挖掘和留用一些具有培养潜力的人才,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输血”与“造血”并重。援疆专家一到克州就立即开启了“医生”与“先生”的无缝切换模式,将自己所学所知倾囊相授,手把手悉心传授给当地医生。
同时,援疆医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当地医务人员继续教育项目中,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南疆基层医院开展癌痛患者安宁疗护规范化管理学习班》上,八名援疆专家分别主持或授课。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援疆专家徐小班主任进驻科室后,发现科室麻醉医生病例汇报的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便通过早交班“5分钟病例汇报”和定期病例讨论的形式,规范下级医师汇报病例流程,提升上级医师管理病例水平,在对比和总结中提升科室整体的麻醉理念和操作规范。在得知科室孙影、马秀英两名医师准备参加5月20日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无痛有我 舒适同行”青年麻醉医师病例讨论大赛·南疆区域赛病例比赛时,更是不遗余力的辅导两位医师,从幻灯片制作、扩展知识的积累及病例演讲技巧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最终两位医师在众多麻醉医师中脱颖而出,分别取得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
义诊+科普 倡导健康新理念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知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援疆医疗队先后赴乌恰县斯姆哈纳边防连、克州边境管理支队开展义诊活动;录制健康科普栏目四期,倡导“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治疗”的健康新理念,提升百姓健康认知水平,助推百姓从治病到防病的转变。
联体连心 对口帮扶助力县级医院提质增效
为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医联体建设,让人民群众就近享有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援疆医疗队特别重视医联体建设,专家们到县级医院开展手术、查房、示教、质控中心检查督导等活动,把江苏省级三甲医院的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查房、疑难重症病例讨论、新项目新技术等带到基层医院,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患者优先 生命至上”一次对口帮扶的手术经历给援疆专家孙智勇主任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患者为高处坠落导致腰椎爆裂性骨折和跟骨粉碎性骨折,病情严重,我们需要支援”。5月21日,乌恰县人民医院向克州人民医院医务处发出院外手术会诊邀请。克州人民医院对此非常重视,季晶院长立即派骨科二病区援疆主任孙智勇于5月22日前往乌恰县人民医院评估病人一般情况,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并于5月26日再次赶往乌恰县人民医院协助指导为该多发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中,恰逢乌恰县附近发生4.2级地震,乌恰县人民医院9楼手术室震感强烈,当时援疆主任孙智勇已为患者做完“脊柱爆裂骨折手术固定治疗”,乌恰县常州援疆专家王锟和克州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阿力木江医生正在为患者实施“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地震突然来临,铅板、电脑显示屏、输液架、手术灯等物品出现剧烈晃动,孙智勇主任立即走到患者头侧查看和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仔细查看地震引起的晃动是否引起腰椎负压引流球滚落至地上,并确认病人侧卧体位是否发生了变化,与巡回护士、麻醉师等在场人员共同检查手术操作设备和C臂机的完好性。确认上述均没有问题后,手术医师继续为患者进行手术,孙智勇主任一直坚守在不断摇晃的手术间,多次至病人身边查看生命体征和侧卧的体位是否发生变化等情况,并反复和在场人员确认各项手术设备的完好性。面对突发的地震和接连不断的余震,大家台上台下团队协作,互帮互助,坚守各自岗位,直至该多发骨折患者最终手术顺利完成。
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援疆专家袁军主任受邀到克州三县一市进行卒中中心建设培训指导工作,袁军主任精细的工作作风、精湛的医疗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内外兼修 “医”心为民获赞誉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江苏省第四批第一期“组团式”援疆医疗队进疆一个月了,专家们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暖心的医疗服务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赞誉。
2016年,根据中组部、国家卫健委统一部署,江苏省卫生系统开始对克州人民实施“组团式”医疗援疆,结合当地医院需求,从7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到如今的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江苏省已先后选派114名援疆专家支援新疆克州人民医院建设,秉承着“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组团式”援疆立足“输血变造血”理念,大力推广“师带徒”、“院包科”、“团队带团队”等人才培养机制,114名援疆专家与当地医院结成帮带对子400个,累计诊疗10余万人次,实施手术近2.5万台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0多项,新建友谊路院区、传染病分院、互联网医院,新建科室10余个。在医、教、研、稳等多方面给予全力援助,不仅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更是提升了边疆医疗卫生的内涵和软硬件建设,新疆克州人民医院一年一个样,医疗水平稳步提高,社会认可度持续攀升。
克州人民医院微信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