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新春走基层|探访南京长江大桥上的“追光者”


这些天,江苏许多城市的“苏式”道路除雪保畅工作赢得市民的一片赞叹,而高效迅速的“一夜雪无”并不是一日练成的,是许多道路养护人充分的应急准备、平日工作中积累的训练有素和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共同作用下的“叠加效应”。近日,记者来到南京长江大桥,探访大桥养护人的节前日常。



1月31日凌晨1点,长江大桥上喧闹的车流声渐渐小了些,南京市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江北养护片区经理王翰和他带领的养护小组,正在由北向南的最右侧车道内开始给大桥道路做“保养”。为了让大桥以良好的面貌迎接新年,这天,他们将清理大桥上的伸缩缝,清洗护栏。



长江大桥是南京最重要的跨江通道之一,春节期间每天有约8.5万辆车从这里经过,为了减少对城市日常交通的影响,大桥养护晚上作业通常会选择零点到凌晨4点半进行。此时城市里的车灯渐渐淡去,大家已在温暖的被窝入眠,养护人便整装待发出动作业,每当晨光初露,运输货车满载着瓜果蔬菜即将驶上大桥,他们的工作便会迎来尾声。从黑夜到迎来第一缕阳光,可以说,他们是大桥上的一群“追光者”。



1月30日晚11点半,记者来到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桥南一村附近的公路应急处置基地。此时已是深夜,周边小区都已慢慢入睡,但这里还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护栏清洗车、巡护车、10人的养护小组已经整装待发。两辆黄色的道路养护车分别装载着三角锥、指示牌和工业吸尘器,车身已闪起黄色的指示灯,在周边漆黑一片的对比下,格外晃眼。

登上车,记者跟随养护小组,一路驶向大桥的最北端,将一路向南进行养护作业。

等到作业起点时正巧刚过零点,车流声依旧是呼呼而过。养护小组即将一场考验默契和速度的挑战。看准时机,坐在副驾的王俊拿起闪着红光的指挥棒,利落地先行下车引导车流,而其他人则从停在前方的巡护车上拿下指示牌和三角锥依次向南摆放,为了保障作业安全,一般要利用这些工具将车道封闭2公里左右。



待道路封闭妥当,已是凌晨1点了。护栏清洗车的正在前方一路喷洒一路冲刷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的钢制护栏。同时在载着工业吸尘器的养护车后,两名身着红色制服的养护工头戴安全帽,打开探照灯,分别拿着弯钩和吸尘器,一人从毛勒伸缩缝勾出泥土灰尘,一人拿着机器跟着吸附。



“这些伸缩缝是预留给桥梁热胀冷缩的空间,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危害桥梁的‘健康’,严重时桥面可能会发生裂缝、渗水,还会危及下方铁路桥的安全。”王翰解释道。



大桥有4个车道,养护一个车道需要一晚的时间,如果遇到雨季雪天,还要同步对泄水孔进行疏通。“通过日常养护和维修来保证大桥的‘健康’,延长大桥的使用年限。”王翰说,用一句话来概括,养桥工就是大桥的专职保姆。

这天夜间温度有8度,但体感却依然很冷,在桥上江风的“加持”下,寒意从脚底一路上蹿,没一会手脸便冻得通红。但这对大桥道路的养护人来说已是很“友好”的作业环境了。王翰说,每到冬季大桥更需要悉心“照顾”。南京长江大桥经历过2018年的大修后,桥梁换成了钢箱梁结构,路面铺设了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材料。“这种钢结构面板加这种新型沥青材料,对路面养护要求非常高,室外温度过低时,桥面就很容易结冰。”



像这样的夜间养护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大桥的日常养护分时段进行,白天的工作主要以机械、人工保洁和桥结构的维修,晚上对桥梁的附属设施,人行道、桥面整体结构进行养护。除此之外,还会定期沿着下方铁路桥步行巡查。从2月1日到2月7日,大桥养护人开始进入冬防模式,全员都是24小时待命,随时进行除雪除冰工作,保障大家的春运返乡路。养护工大多来自南京周边城镇,平时就租住在大桥附近的小区,就是为了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人员能在十分钟内迅速集结到达桥上。



“在过年前,我们会对大桥所有的病害处理到位,保证市民节假日的出行安全。在过年期间,主要是以人工捡拾与机械保洁为主,同时还会配备一个24小时的应急队伍,保证在桥上发生任何事情,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抵达现场进行保障。”王翰介绍,目前有45名养护人员负责“照顾”大桥,一旦出现雨雪天气,南京公路部门将投入上百名人员进行大桥除雪保畅作业。



“平常我们都是迎着太阳慢慢地升起,结束一天的工作。虽然的确比较辛苦,但作为一名养护人,能为市民提供更好的通行环境,我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王翰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南京本地人,第一次认识长江大桥是在小学课本里,2018年,他成为大桥大修后的第一批养护者,“这样的转变很奇妙,但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希望为这座城市守护好这座桥,守护好这份属于大家的集体记忆。”

视频 李铭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笪越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