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国潮来了 看“非遗”|一眼千年诉说传承,让古籍重获“新生”

编者按: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古籍修复再现千里江山、紫砂陶器让茶香氤氲、丝绸再现华服之美、漆扇成为夏日里的小确幸……“非遗”项目如今成为“香饽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相遇,掀起国潮热!在江苏,青年学子们在学校里学习着更专业的“非遗”技艺,“非遗”有传人。

一本破损的古籍,在经过拆书、补洞、喷平、折裁、压平、装订等步骤后,焕然一新,“救活”这本古籍的是这样一群人——古籍修复师。前几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神乎其技的故宫文物修复师广为人知。如今,“我在图书馆修古籍”的古籍修复师们,也逐渐被更多人知晓。

走进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的南京非遗学院,古色古香的非遗学院的大门敞开着,里面陈列着南京云锦、书画、雕版印刷、绒花、秦淮灯彩等非遗作品。这里,还有国内首个古籍修复专业。该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生席航正跟着老师学习古籍装帧。他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刻的,这是一本宋代的刊本,雕版刻一个版面需要两个月,这本有100多个版面,非常不容易。”为了更好地保护古籍,18岁的小伙子竟然留起了长指甲,席航解释说:“因为古籍修复是贴在红案上,修补好后需要我们把书页起起来,包括装裱都是需要贴在墙上绷平,如果没有指甲起,就可能把边上起破,留指甲可以更加方便我们保护文物。”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脆弱的古代典籍,经过聚散、转手、天灾以及战乱毁坏等等,大多千疮百孔,累遭磨难。古籍修复技艺,便是保护历代古籍完整流传至今的重要方法。我国古籍总数超过3000万册,其中善本超过250万册,由于各种原因,约有1000万册古籍亟待修复。“我国现存古籍众多,大量需要修复,然而古籍修复从业者大多年事已高。”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纸质文物修复课的首席教师邱晓刚说,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在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方面,江苏走在了全国前列。2001年初,莫愁中专充分调研论证后,开设了国内第一个古籍修复专业,成为该领域的拓荒者。据莫愁中专校长朱国美介绍,起初,校方一度担心专业太“冷门”招不到学生。没想到,中专班第一年开班招生22人,此后多年都是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三年后,学校将其升级为五年一贯制高职班,以便更加全面地融合理论和实操课程。

现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许多学者、修复专家,都陆续走进课堂,为该专业学生授课。就这样,莫愁中专一改传统文物修复师傅带徒弟的传艺形式,用课堂教理论加实训传技能的教学模式,让文物修复走上了现代职业教育专业发展之路,填补了文物修复师人才培养的空白。20多年来,古籍修复专业逐步扩展为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下设古籍修复与装帧、书画装裱与修复、陶瓷修复与制作三个专业方向,同时开设非遗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将绒花、金箔、云锦等制作技艺搬进课堂。同时,学校不断提升古籍修复技术,成立了古籍修复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结合国家《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独创“十八项技能”标高,制定了古籍修复中级工、高级工的考核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

淡淡的糨糊味、清脆的锤击声、细微的翻纸声……走进纸质文物修复课堂,如同来到一个手工作坊,时间也仿佛放缓了脚步。20多名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学生正在上课。人生病去医院要体检建立档案,书“生病”了也不例外,也要进行“体检”建立修复档案。据介绍,古籍修复前要先通过仪器分析纸张纤维,测定纸张酸度、厚度、撕裂度等。有的纸张肉眼看上去是竹纸,其实还有其他成分,仪器可以更精确地配纸。而对于酸度过高的古籍,还要先进行脱酸处理,才能进行修复。

2001年,16岁的许继香从浦口考入莫愁中专,成为首届古籍修复专业的学生。她师从南大图书馆的邱晓刚老师,受邱老师启蒙,她领悟到古籍修复的精髓——执着。毕业后,她在南京图书馆修复组工作了两年,因为修复技艺好,后又被莫愁中专请回来传授技艺。“不教课的日子里,我就在修复室,为修好一页古书,从早八点坐到晚六点是常事。我们的工作和医生很像,都是延续‘病人’的生命,只不过我的‘病人’是一本本残缺不全的古书。”在修复中心,许继香笑着告诉记者,如今的教学跟他们当年不一样,“古籍修复技术,过去是师徒传承、口手相授,主要就是学古籍修复、书画装裱、绘画、古汉语等几门课程,从2001年开始渐渐走上了正规教育和训练之路。现在拓展了很多内容:雕版、剪纸、篆刻……但修复课程始终是学生学习的核心。”  

“85后”的许继香已经从事古籍修复工作近20年,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学校古籍修复中心的技术负责人。这个中心如同一个平台,一头连接课堂与教学,一头面向市场。棕刷、排笔、马蹄刀……走进修复中心,如同走进一个大型手工作坊间。该中心除了20名专职修复师外,根据工作量和复杂程度,还会请来行业专家指导,并吸纳年轻教师、高年级学生参与,耗费时间最长的一件文物修复历时一年多。2005年,该中心建成以来,已承接修复全国各地文物超过1万件,包括国家一级文物。2017年,南京市以莫愁中专为依托,挂牌成立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据莫愁中专副校长王燕介绍,学院开设的文物修复类、艺术设计类、市场营销类课程,分别对应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普及推广,构成了职业学校非遗教育的三大板块。

“非遗保护是活性保护,要留得住更要用得上,要坐得住冷板凳也要在应用中检验效果。”许继香说,这些实践经验第一时间都应用到了教学中。其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国家一级文物吴煦档案的修复。吴煦是清朝二品大员,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中收藏的吴煦档案史料多达10万余件。据介绍,这批档案史料类别多样,有奏折、信札、厘金账簿、军饷账册、报销底册、科举试题等,规格尺寸、纸张的质地颜色都各不相同,给修复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为部分纸张的质地、颜色厚度都比较罕见,最后只能去纸厂定制,而一些破损特别厉害需要拼接的档案,只能有的根据虫蛀的情况来判断具体位置,有部分用拼字的方法找到其所在位置,有的实在找不到的就请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老师帮助解决。从2009年9月10日正式启动,他们用两年的时间修复了这批因保管不善遭虫蛀鼠咬的古籍近3000件。

“古籍修复主张修旧如旧,所以选择修复的纸张要跟古籍的纸张尽量保持一致,配纸的材质、颜色、厚度、韧性都要考虑进去。有时候修一本特别破损的书,脆化、絮化得厉害,就连呼吸都要屏住。因为稍微有点小呼吸,有可能就把碎片吹跑了……”2020年,许继香被评为南京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同一年,已经在金陵刻经处工作几年、莫愁中专2007届“90后”毕业生王康也被评为南京市级雕版印刷技艺项目的传承人。这一刻,“传承”二字有了光芒。

时值毕业季,作为班主任,今年许继香班上一位毕业生耗费一年多时间,1∶1临摹复制的《千里江山图》画卷(宽51.5cm、长1191.5cm)令人惊艳。《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次上课,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画卷中万里山河的磅礴气势深深吸引了我,所以在选择毕业设计时候,怀着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和王希孟先生的敬畏之心,我毅然决然地选择复制这一历史巨作。”在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记者见到了这位皮肤黝黑的少年,该校文化艺术系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书画修复方向)的毕业生陶骆源,他正在为他的毕业设计作品做最后的装裱。值得一提的是,在专业课老师许存地的指引下,画卷中使用的颜料全都由陶骆源自行钻研实践,手工提取矿物质颜料上色而成。“贝壳、青金石、孔雀石、雄黄……这些都是我自己研磨矿石、贝壳等得来的颜料粉末,也算是毕业作品的‘周边’吧。”

小陶特意将没用完的颜料粉装进了玻璃瓶,并做成了一个礼盒,透过玻璃看到了不同矿物质雅致的天然色泽。“完成《千里江山图》是在一个深夜,当时很想把家人叫醒,分享我的喜悦。”陶骆源很感谢班主任许继香老师,是她和其他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老师们带着学生们,从对古籍修复知之甚少的状态,一步步地了解、研究、实践,成就了现在能够在一般修复中独当一面的他们。

“我们文物修复中心已经成立近20年,修复师约20人,90%以上都是学校毕业生。一部分在我们中心承接各大博物馆修复任务,一部分派驻到博物馆对馆内文物进行修复。目前在修的主要是一些文献类和陶瓷类的文物,都是来自国内的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南京莫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负责人许存地表示,中心除了文物修复的职责外,还要培养修复专业的学生。

“职业学校培养的非遗专业人才,起步年龄较小、培养时间较长,和高校、企业、院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互为补充。”据朱国美介绍,20多年以来,该校已培养了700余名非遗专业人才,其中超过半数仍活跃在这一行业,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成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学校还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省级“非遗体验中心”和社区学院,每年开展各类培训达2万人次以上。其中,非遗年体验近万人次。每年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修复近200本古籍善本,抢救性修复器物几百余件,完成珍贵革命文献修复100余件。2023年底,全国古籍修复工作研讨会上,宣布了2023年度增设的15家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名单。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成为全国首家获批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职业学校。

“修复文物需要慢工出细活,但培养文物修复人才必须快马加鞭。”王燕表示,尽管文物修复是与“旧”打交道的专业,但她坚持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为此,系里多次召开专家委员会,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淘汰过时的课程,根据最新修订的行业标准重新梳理教材,并引进新媒体进课堂——一个二维码出现在文物修复专业教材上。学生只需扫码,就可通过动画和视频了解文物修复的完整过程。“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王燕时刻提醒自己分秒必争。虚拟仿真文物医院就是“很多事”的其中之一。文物修复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即使了解了修缮技术,学生们也没有机会在真实世界中去亲手修复所有文物。“能不能做一个虚拟仿真平台,用数字技术对修复过程进行更高精度的还原,让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战训练?”带着这些构想,她和团队找到了相关的专业公司。为了尽可能还原文物原貌,使得用户交互更加人性化,她和团队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开了数次碰头会,一点一点搭建起了云端之上的“文物修复医院”。在这座位于数字空间的文物修复医院里,学生们可以不断精进自己的修复技能。他们不仅要从工具箱中几十种不同大小和材质的工具,以及质地、色泽和纹路不同的纸张、布绢、陶瓷等材料中挑选合适的选项,确定合适的清洗水温等,还需要知道如何应对南北方不同气候环境下受损的文物……就和现实中修复师所做的一样。

“我们想尽自己的努力,培养出有情怀有担当的文物保护人才,助他们穿越千年的历史,还原文物的本来面貌。让承载于文物之上的历史变成后辈宝贵的财富,成为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王燕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文物修复行业中,让那些从过去走来的文物,又拥有无尽的未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文、图 胡楠/视频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