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周军
端午节期间,城乡大地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氛围。“文化味”增添节日厚重感。在繁华的商业街区,一家家古色古香的文创店铺门前人头攒动。近距离看,青翠的粽叶、五彩的丝线、精致的龙舟模型琳琅满目,一个个带着“新意”的文创产品吸引游客眼球,让人流连忘返。货架上的小香囊,不只有粽子形状,还加入了南瓜、荷花、龙舟等造型;普通的艾草,搭配上菖蒲叶、黄金球等,变成了新式艾草花束……普通商品有了文化“附加值”,传统文化有了新创意,不仅成为了节日的点缀,给人们带来新鲜感、文化味,更为“假日经济”注入澎湃活力。
每逢假期,“假日经济”便成为感知经济活跃度的重要维度,其中包罗着人们集中购物、集中消费等,而文旅消费成为重点观察的“窗口”。为文化买单,渐成旅游新风尚。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流动中国”生机勃发,活力满满。无论是人们积极参与到端午民间习俗,体味传承千年的端午文化,还是奔赴一座城,体验非遗展演、观看赛龙舟等传统活动,或者是走进文创街区,挑选一个个心仪的文创产品,为出游留下纪念……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无疑,激发人们消费热情,提升“假日游”品质,文化成为一把“金钥匙”。乐见各地聚焦为传统文化“增值”共同目标,推出一系列新创意、新表达,正在吸引着游客“用脚投票”,留下口碑,“走红”网络,赋予传统节日以新的生命力。
文化产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被称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朝阳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不少地方紧跟市场需求,加强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推动文化产业“向阳生长”。从东方美学、传统服饰文化中寻找灵感、汲取滋养,山东曹县形成集原创研发、设计制作、网络营销等于一体的汉服产业链,乘着“汉服潮”“电商风”,今年以来汉服网上销售额已达19.8亿元。在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人才聚集的江苏,民营力量打响“苏式”文化品牌,2022年江苏规模以上文化企业首次突破万家,营收超1.2万亿元,多家公司入选“2024·全国文化企业30强”。文化产业为经济茁壮成长注入“营养液”,提示着各地当加强“人文经济学”的探索与研究。“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文经济学”这一重大课题,就是要推动全国上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推动人文与经济良性互动、相得益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厚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文底色。
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往往蕴含着发展的优势和潜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与经济相得益彰,定能彼此成就。福建泉州以其千年海洋、海丝、闽南文化交融的魅力,在蟳埔渔村簪花传统引领下,吸引游客纷至沓来,2023年旅游总收入破千亿元,增长近七成。河南郑州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则以沉浸式体验中原文化为特色,今年“五一”假期吸引超50万游客,综合收入增长40%。江苏以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水乡古镇文化等吸引游客,持续叫响“水韵江苏”品牌,带动旅游收入持续增长。各地先行先试,创新实践,以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为源泉,浸润创新创造的丰饶沃土,催开了一朵朵文旅之花,赋能经济发展。
涵育文化,就是厚植经济“内动力”。投资文化,有时候可能见效慢,但文化往往具有强劲内动力、绵长生命力,最能推动经济行稳致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对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作出部署,指引各地以文兴业。写好“人文经济学”这篇大文章,大有可为。面向未来,织就经济繁荣与人文鼎盛的“双面绣”,关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消费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新期待,因地制宜、创新探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把博大精深的文化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胜势。(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