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淮阴:电商助农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时下,走进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长江路街道果林村村民于庭州的蔬菜大棚,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今年共栽植20多亩西红柿,产量高,急切需要销售,没想到在村里电商平台的帮助下,成功出售40多吨,销售额近20万元。”于庭州高兴地说。 



近年来,果林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引进电商直播,建立乡村振兴展销直播基地,探索“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紫牙青萝卜、西红柿等无公害蔬菜,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稳步实现富民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坚持红色引领,定好集体发展方向盘

产业发展,党组织引领是关键。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村两委多次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召开壮大村集体经济研讨会,立足资源优势,明确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利用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立了“农夫口袋”有限公司电商平台,展示本地特色农产品,设有农特产品展示体验区,如大米、花生、粉丝、紫薯、萝卜、火龙果等特色产品。展示区还设有抖音直播区、办公区、会议区、培训室、创客孵化区等功能区。通过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区域流通枢纽,构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让果林产品进得了城,扎得了根,服务和支撑本地市场经济,实现利益联结、收益共享。 



突出资源优势,放大特色产品强磁场

果林村土壤肥沃,具有“四分沙、六分泥”特色,非常适宜萝卜、西红柿的生长,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果林人一直坚持自家留种、自己育苗,保证品种的纯度。九十年代初种植的“果林”包菜、番茄、萝卜获得“江苏省名特优农产品”称号。近两年,果林村借助电商平台聘请技术顾问,对深翻土地、播撒种子、行间育苗、浇水护苗等环节进行远程实时监控模式,运用滴灌技术,保持土壤育苗的应用性和均匀性,做到既节水灌溉,又提高质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用酵菌素沤制的有机肥选用菜籽饼作为肥料,已达到绿色产品标准,提升供应电商的农产品质量。与西游集团联合推出的“卜个彩头”紫芽青萝卜、“大圣蟠桃”等品牌农产品脱颖而出,广受游客喜爱。 


村企联姻共建,构建电商增收新平台

果林村于2012年3月成立淮安市淮阴区春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种植蔬菜、销售蔬菜等服务,由于方式比较传统,农产品的销路一直打不开。为了打开销路,村两委积极寻求出路,以数字化新农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方向,以绿色健康食品为核心,统筹预售订单、直播带货、电商渠道等供应链系统架构设计,与淮安市农夫口袋有限公司、淮阴区融媒体中心合作,共同打造“主播进百村 带你购好物”线上销售直播活动。一场“直播助农”活动销售“紫芽青”萝卜2300箱,专场直播总计观看近万人次,累计销售额11.5万元,可观流量和广阔平台为销售受阻的农产品拓宽了销路,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展示了“电商+农产品”模式的广阔前景。 



服务一键直达,打通城乡流通高速路

基地直供、新鲜好物,客户通过电话、微信、朋友圈、淘宝、抖音直播等方式进行下单,同城范围内在4点前下单,由专门人员统一配送,最快半小时就能到达客户手中,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度。为了进一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配送,通过与淮阴区邮政电子商务运行中心合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电商配送实现“当日达”“次日达”或“隔日达”。提升农产品物流配送、分拣加工等电商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畅享农产品上行“一键直达”通道。(胡业石 张锦伟)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