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连云港:解码向“新”路 激活新动能

连云港是江苏海岸线和陇海铁路起点的交汇点,也是“一带一路”强支点城市。近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采访团来到这里多家企业实地调研,感受它在高质量发展之路澎湃动能。

走进连云港康缘药业数字化提取精制工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布满绿色植物景观的空中花园,花园中的代表植物并非花而是植物中药,枝叶繁茂。透过花园一侧的观望玻璃望去,上千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气氛紧张、秩序井然,数十台十几米高的多功能提取罐矗立其中,从电脑输入提取指令开始,提取罐便自动完成“热毒宁注射液”原料处理、过滤、沉淀、分离等一系列工序,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



2010年,康缘药业便开启了中药生产智能化的创新工作,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优势,创立“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生产线繁重的手工操作转变为机器自动化生产,不仅可以高效、准确地完成中药的精确处理和提取,还实现了从药材的来源到药品的生产、运输,每一个环节的可溯源和数据化管理。



采访团在对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的田湾核电站的调研中,真切感受到江苏核电在核能的多元化利用方面开展的创新探索。江苏核电工程建设处副处长张林涛介绍,目前田湾核电站7号机组核岛常规岛土建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进入安装高峰阶段,8号机组核岛已经逐步开始由土建向安装移交,计划分别于2026年和2027年投入商运。届时,8台机组全部建成,装机总量将超900万千瓦,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超过700亿千瓦时。



除了发电,江苏核电还摸石过河,探索核能的更多利用。从高空俯瞰,在田湾核电站和徐圩化工园区之间,一条23.36千米长的管道,由核能生产出的蒸汽正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石化产业基地。这是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它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核能综合利用从单一发电、满足城市居民供暖等,进一步拓展到工业供汽领域。

据了解,该项目利用田湾核电3、4号机组的主蒸汽作为热源,该项目可通过新建的蒸汽管道为附近园区工业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蒸汽供应。该项目每年供汽量可达48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相当于新增植树造林面积2900公顷,可每年为石化产业基地节省70多万吨碳排放指标。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