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2024年已行过半程,七月的江苏,处处充满阳光与梦想,涌动着火热的干劲,一幕幕砥砺奋进、担当实干的场景拼接起现代化建设的动人画卷。
科技赋能 加快转型
7月2日至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江苏苏州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赋能,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这次调研,从行程来看,总理先后去了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和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中,总理还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江苏省和部分企业负责人发言。他强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事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必须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此次调研行,既传递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又针对性提出了具体措施,阐述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路径:
——要坚持供需双向发力,在需求侧聚焦共性问题找准转型切入点,在供给侧大力培育专业化服务商。
——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加快设备数字化普及,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制造业。
——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大企业率先转型、引领带动,支持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转型基础底座。
此次总理苏州调研的另一个关键词是“专精特新”。在座谈会上,李强说,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希望大家强化创新引领,树立国际视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形成蓬勃发展、成长壮大的生动局面。
与此同时,李强也在座谈会上提到,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环境,完善梯度培育体系,让更多中小企业能够脱颖而出,成长为“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
积极培育独角兽企业,江苏也正在发力。今年5月,江苏印发《关于积极培育独角兽企业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持措施》,开启实施独角兽企业培育三年倍增行动,从拓宽多元化培育渠道、增强高新区策源动能等11个方面出台支持措施,为独角兽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可以看到,江苏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不断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在调研期间,李强也对江苏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优势、锐意创新,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挑大梁、走在前、做示范。这既是对江苏发展成绩的肯定,也蕴含着新的期许。
凝心聚力 共担使命
伴随滚烫七月,一系列创新之举在江苏大地上火热展开。《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实施意见》重磅发布,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等方面明确全省绿色发展的“路线图”。7月3日,备受关注的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也迎来首批产业专项基金的集中签约。新型电力、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面向重点产业布局资金链,以期推动江苏新兴产业进一步高质量融合集群化发展。评新君注意到,产业基金被称为“耐心资本”,强调要耐得住、等得起、静待花开;与之相对,这支基金组建从官宣到实操仅相隔十几天,突出了资源整合快、工商注册快、基建投资快的特点。一快一慢间,彰显出江苏对待产业创新的态度:看准了就抓紧干,还要持之以恒地投入,才是硬道理。
聚力发展突破,连日来各地捷报频传。在基础研究方面,202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揭晓,在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5个获奖项目中,由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支持的成果占据2席,分别为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的“铌酸锂光子芯片”项目和东南大学崔铁军院士的“信息超材料”项目。在重大设施装备方面,国内首艘万吨载缆量新型海缆施工船“启帆19”在南通海门交付,推动海缆敷设作业范围由我国近海向深远海拓展;全国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在盐城“绿能港”全面建成,全部投产后液化天然气年处理能力达600万吨,可供江苏全省民生用气约28个月。在创新平台方面,7月6日,香港理工大学南京技术创新研究院正式在南京鼓楼区揭牌,围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节能,带动更多香港优质创新资源落地转化;同日,太湖空天动力研究院暨钱学森空天动力创新中心太湖智库在无锡梁溪区启用,推动空天产业建圈强链筑峰。
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时间过半,高质量发展的赛程也推进过半。其中,江苏重大工业项目投资提前一个月实现“任务过半”,超序时进度9.3个百分点。1-5月,江苏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5.8%、14.2%,高于全国3.2%、4.6%,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新鲜血液。
闻“汛”而动 严阵以待
当前,江苏已经进入主汛期。本周前期,江苏遭遇强降水,苏南南部降下大到暴雨,部分河湖水位快速上涨;7月3日夜里起雨带北抬,淮河以南地区迎来高温、淮北地区迎来较强降雨,部分地区伴有雷暴大风天气。受上游洪水和本地强降雨影响,江苏长江干流、水阳江、秦淮河、滁河、太湖流域均出现超警水位。目前,“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正过境江苏。
面对来势汹汹的汛情,省领导深入南京八卦洲、秦淮河等地,实地察看长江水势水位、围堰设施,检查防汛物资和力量配备情况,看望值守人员,强调要把责任、措施落实到第一线。江苏各地各级水利、应急、气象部门加强会商研判、全面掌握汛情防御工作动态、紧盯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应对汛情。江苏省水利厅对沿江8市发出工作提示单,对强化水利工程调度、抓好城市防洪排涝、做好长江河道崩岸险情监测预警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向长江、太湖、滁河等派出6个工作组,指导地方防汛抢险工作。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目标,入汛后立即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流域片雨水情、工情、汛情动态。截至目前,各地无险情发生。
受上游来水影响,长江大通站流量持续加大,叠加大潮影响,长江水位居高不下,防汛形势复杂严峻,沿江各地也正密切监视长江水情,滚动会商研判,并按照应急响应和预案要求落实应对举措。南京潮位站加装浮子式遥测水位计、雷达水位计、翻斗式遥测雨量计、称重式雨量计等现代化监测设备,并安装了视频监控高清摄像头,实现对测验环境的实时监控、实时视频校核水位,准确的数据为南京防汛工作提供了“眼耳”和有力支撑。镇江在关键堤段动用大型机械设备,对外坡进行持续投石加固,以增强岸堤的稳定性。扬州启动长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对重点堤段、薄弱堤段视情加派巡查人员、加密巡查频次,确保险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淮安在汛前成立多个应急抢险组,全力做好水工、机电、后勤保障,全部设备在汛前已完成检查、调试、养护,工作人员完成了防汛块石、防汛编织袋、防汛抢险车、抢险船只、移动电源等防汛物资的储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江苏省气象台提醒,7月9日至11日,雨带南压,淮河以南地区又将迎来强降雨。防汛责任重于泰山,江苏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众志成城、全力以赴,一定可以打赢打好防汛救灾硬仗,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的“上半场”已经划上了一个圆满句号,意味着“下半场”已悄然鸣哨。山一程、水一程,劈波斩浪启新程。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勇毅前行,就一定能取得更好成绩!
来源 | “评新而论”微信公众号
记者| 沈杨 罗聪懿 王敏
图片 |江苏新闻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