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交汇点评|从大运河读懂流动的中国


一条大运河,南来北往,运载千秋。她是3200公里地理的跨越,是2500多年历史的绵延。大运河奔涌不息,让你读懂流动的中国。

运载是大运河的使命,流动是大运河的生命。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沟通长江淮河,大运河应“运”而生。此后2500多年里,大运河不断延伸,从南到北连接起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等五大水系。她流过唐宋的繁华,经过元代的多元融合,穿过明清的鼎盛,遭遇近代的多舛波折。今天,千年大运河在保护传承利用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着古老又青春的中国。

图为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无锡清名桥古运河景区。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曾力莹 摄

大运河用数千年见证流动的中国——

她是经济流动的见证人。古代中国南北物资交流,“千里赖通波”。南方的稻米、丝绸、茶叶源源北上,北方的煤炭、铁器、马匹不断南下,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水路,更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促进了商品流通、市场繁荣。唐代,扬州富甲天下,是“扬一益二”里的“扬一”。明代,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说:“北京什么也不生产,但什么也不缺少。”明清时期,全国八大钞关有七个设在运河沿线,天启年间运河七关商税42万余两,约占八大钞关税收总额的90%左右。

她是人口流动的通道。大运河沿岸城市因“运”而兴,每一处码头都是梦想起航的港口,每一次船只靠岸都带来新的故事和机遇,更多的就业和生活机会,吸引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促进了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动。“流成的杭州,漂来的北京”,这句旧时俗语形象说明了城市因“运”而兴的含义。据史料记载,明代北京的居民中,外来人口超过十之七八。

她是文化流动的纽带。大运河一路北上,两岸的吴越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各具特色。光是年画一项,苏州桃花坞、聊城东昌府、天津杨柳青就有不同的风格。不同地域文化沿着大运河南下北上繁荣交汇,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元融合。回望时光的河,千帆竞发的运河上,曾来过李白、白居易、苏东坡……唐诗宋词、古典小说、昆曲京剧、书画乐舞,不同的艺术描绘着各色人间烟火,展示着悲欢与共的千秋中国。

运河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是繁华之地。今天,大运河江苏段是大运河河道最长、文化遗存最丰富、保存状况最好、航运利用率最高的区段,年货运量约5亿吨,占京杭大运河全线货运量近八成。大运河一端连着长三角,一端连着京津冀,中国三大城市群占其二。古今文明交相辉映,经济融入人文,人文浸润经济,这就是人文经济学的“大运河实践”。

流动带来繁荣,大运河在2500多年的岁月流转中反复证明这一发展理念。因为,流动产生交流、带来合作,进而促进繁荣。今天的中国正着力打通发展道路上的堵点卡点,打造一个更加流动、更加开放的中国,澎湃繁荣发展的活力。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曾力莹)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